第三百八十九章 紅牡丹榴彈炮!(第2/4 頁)
軍事家,李先生深知面前這款105毫米榴彈炮的重要性和戰略意義,更明白根據地自主研發生產重炮意味著什麼。
“不用謝,先生。”餘華聽到這番話,搖了搖頭:“事實上,我們反而還要感謝根據地,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施展才華的地方,沒有淪落到身懷才能卻無用武之地的地步,我們相輔相成。”
“好一個相輔相成,餘同學,這款火炮有名字嗎?”李先生笑了笑,問道。
“目前內部研發代號‘紅牡丹’。”餘華說道。
“紅牡丹這個名字不錯,用鮮花命名火炮,浪漫主義色彩濃厚,我個人表示支援。”李先生若有所思,對於這個代號點了點頭,給予認可,而後話鋒一轉,聲音微微壓低:“餘同學,除去研發成本,造一門‘紅牡丹’105毫米榴彈炮的成本大概要多少錢?按銀元價格算,有沒有超過一萬銀元一門。”
話音有些緊張,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
大炮雖好,但若是價格過高,則必須有所權衡和考慮。
“沒有那麼高,除去研發成本的話,現階段按銀元算,大概每門炮成本價1500大洋。”餘華連連搖頭,直接給出預估成本價格資料。
“這是真的?”李先生聞言極其意外,外加些許震驚。
“是的。”餘華無比陳懇的回答道:“事實上,成本大多集中在能源和材料方面,人工是沒算錢的,電渣重熔爐生產一根炮管坯件就要三千度電,而我們的電力供應完全來自於柴油供給,等後期火電站竣工投產,火炮身管制造成本可以迅速下壓80%。”
燒柴油供應電力,這是極其奢侈的行為,每時每刻都在燒錢,如果不是根據地有油田的話,壓根撐不起電渣重熔爐這頭吞電巨獸的胃口。
此話一出,場面有些沉默。
旁邊的李秘書默默低下頭,喉嚨湧動,若非不是礙於身份的緣故,對於餘華給出的價格,他只想說,這種重炮有多少要多少。
這種價格,真是聞者流淚,聽者傷心。
最重要的是,隨著火電站竣工投產,製造成本還能大幅度降低。
單門一千,還是單門五百?
無法想象!
“如果不是親耳聽見,我真不敢相信105毫米口徑的榴彈炮,成本價僅僅只有一千五百大洋。”李先生反應過來,話音滿是感慨,他完全沒有想到,自主生產火炮的製造成本會如此低廉。
便宜。
便宜到不像話的程度。
一門105毫米榴彈炮製造成本僅有一千五大洋,這個成本幾乎是民國兵工廠無法想象的,就拿來料加工的太原兵工廠舉例,光是一門105毫米山炮製造成本就高達上萬大洋以上,其中進口的德國克虜伯火炮身管,就佔到製造成本的60%。
然而,即便是五千大洋的成本,也沒人嫌貴。
因為,這是正兒八經的105毫米榴彈炮。
南京方面1933年購買的博福斯75毫米山炮,採購價格為單門1.6萬美元,每發75毫米炮彈20美元,而來源於萊茵金屬公司控股的蘇羅通24門150毫米重型榴彈炮,附帶發炮彈,採購價高達88.6萬英鎊,摺合每門炮超過3萬英鎊。
一個美元,一個英鎊,動輒上萬起步,而自家105毫米重型榴彈炮單門一千五大洋……
這就是差距。
餘華笑了笑,話鋒一轉,說道:“這是掌握基礎工業的優勢,紅牡丹榴彈炮本質上是工業品,隨著產量越來越高,透過改良工藝和工人熟練度提升,其製造成本會越來越低,另外,如果根據地轉為戰時生產體制的話,一門炮的製造成本僅等於工人全製造過程中所消耗的糧食數量,我們有足夠的資源。”
工業化的優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