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陸厥(第1/2 頁)
陸厥生於宋明帝泰豫元年(472),在那個時代,他如一顆璀璨的新星升起。齊武帝永明九年(491),陸厥被舉秀才,從此踏上仕途。他先後擔任王宴少傅主簿、後軍行參軍等職務。然而,命運多舛,東昏侯永元元年(499),始安王蕭遙光謀反,這場叛亂如同一場風暴,徹底改變了陸厥的命運。他的父親陸閒在這場叛亂中被誅殺,陸厥也因此下獄。命運的打擊接踵而至,但陸厥並未被打倒。不久後,陸厥遇赦,然而,對父親的思念和悲痛讓他難以釋懷。他感慟而卒,年僅二十八歲,如同一顆流星,在歷史的天空中劃過一道短暫而耀眼的光芒。陸厥的一生雖然短暫,但他的才情和品德卻給後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文學上的成就,以及他在困境中所展現出的堅韌和忠誠,都成為了後人傳頌的佳話。
二、文學成就
(一)與沈約論聲律
永明末年,詩歌 “新變體” 即 “永明體” 接近完成。沈約在《宋書?謝靈運傳》論贊中闡明詩歌聲律問題,自恃獨得之秘。陸厥對此提出不同意見,兩人書信往來。這兩封信成為六朝文論的重要材料,常為後人引用。陸厥在信中指出,歷代眾賢雖有差謬,但也有會合之處,不能說此秘未睹,近乎誣衊。沈約則回應,以累萬之繁的文字配五聲之約,非思力所學,聖人不尚此曲折聲韻之巧。這場聲律之爭,反映出陸厥對詩歌理論的深刻思考和敢於質疑的精神。
(二)詩歌風格與特色
陸厥的詩歌寄寓了不被重用的牢騷,在齊梁詩壇上透出一點慷慨不平的氣息。以《臨江王節士歌》為例,詩中 “秋思不可裁,復帶秋風來。秋風來已寒,白露驚羅紈。節士慷慨發衝冠,彎弓掛若木,長劍竦雲端。” 由秋天的肅殺之景引出內心的慷慨之情,秋思與壯心相互生髮。詩歌前半段渲染出濃重秋思,筆調明淨,氣氛淒冷;後三句情調激昂,以浪漫筆調刻畫節義之士頂天立地的形象,展示他們意氣風發、傲視一世的氣概。此詩筆力雄肆,在齊梁時不可多見。
(三)作品流傳
《隋書?經籍志》載有《齊後軍法曹參軍陸厥集》8 卷(梁 10 卷),然而今僅存文一篇,詩十餘篇,收入《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中。雖然作品留存不多,但足以讓後人領略到陸厥的文學才華。他的詩歌在文學史上留下了獨特的印記,為後人研究齊梁時期的文學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三、作品賞析
(一)詩歌體裁多樣
陸厥的詩作體裁豐富多樣,充分展現了五言詩體的新變。《蒲坂行》中 “江南風已春,河間柳已把。雁反無南書,寸心何由寫。流泊祁連山,飄颻高闕下。” 描繪出江南的春日風光以及流落在外的羈旅之思,語言簡潔而意境深遠。《邯鄲行》“趙女擪鳴琴,邯鄲紛躧步。長袖曳三街,兼金輕一顧。有美獨臨風,佳人在遐路。相思欲褰衽,叢臺日已暮。” 生動地展現了邯鄲的繁華景象與佳人的綽約風姿,充滿了生活氣息。《左馮翊歌》“上林潏紫泉,離宮赫千戶。飛鳴亂鳧雁,參差雜蘭杜。比翼獨未群,連葉誰為伍。一物或難致,無雲泣易睹。” 則以宏大的筆觸描寫了離宮的壯麗景色,透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傳達出一種孤獨與追尋之感。這些不同風格的詩作,不僅體現了陸厥在詩歌創作上的創新精神,也為後人研究五言詩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二)詩歌情感豐富
陸厥的詩歌情感細膩且豐富,蘊含著深深的相思、感慨等情感。在《南郡歌》中,“江南可採蓮,蓮生荷已大。旅雁向南飛,浮雲復如蓋。望美積風露,疏麻成襟帶。雙珠惑漢皋,蛾眉迷下蔡。玉齒徒粲然,誰與啟含貝。” 透過江南的自然景色與人物情感的交織,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嚮往以及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