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3/5 頁)
聲笑著,打斷荀會的話:“荀子,人家小兩口都不介意,你還說什麼?瞧,嬌嬌不等我們來,已經進院了。”
按春秋的禮節,送嫁是有一套很繁瑣的程式的,荀會作為送嫁的長輩,他要跟趙武履行完那套貴族禮儀後,才能陪著嬌嬌踏入趙武的莊園。但嬌嬌根本沒等荀會到來,依照禮節走完程式,自己就帶著車伕邁進趙家門……這讓荀會有點難堪。
幸好,魏錡的粗豪替他解了圍。
魏錡才進入莊園,也跟其他同入莊園的人一樣呆住了,半晌過後,魏錡一把抓住趙武的肩頭,手上用力使勁,讓趙武覺得肩膀生疼:“東郭外,那些賣木板的,都是你家商人吧?……《百器譜》拿來,我這次就要帶走它。”
韓無忌也隨著其他人走進來了,稍後,欒黶一見這場景,大叫:“哇呀,小武,你家的木板賣多少錢?造這樣一棟木屋需要多少錢?……嘿嘿,我怎麼就沒想到呢,既然是你家賣木板,我又何必付錢。”
韓無忌是韓厥的長子,他的右手在幼年時骨折過,所以有點不方便,也因此,他讓出了嫡長子的位置給弟弟韓起。這位性格謙和的大兄,看到欒黶嚷嚷著不付錢,他左手一拍欒黶勸解:“阿黶,別人不知小武的狀況,你還不知道嗎,小武都窮成那樣了,你還不想付錢,你怎麼能忍心?”
趙武有人撐腰,立刻大聲抱怨:“按現在的‘兵農合一’(公社)制度:武士們五家居住在一起,成為一‘比’,這一‘比’的家庭,戰時需要貢獻出士兵五人;五‘比’為一‘閭’,這‘一閭’要貢獻出士兵25人,編為周制下一個滿編‘兩’(所謂‘兩’,指的是圍繞‘一輛’戰車的一個戰鬥單位,後來中國詞彙量多了,‘兩’字進一步演化出‘輛’)。
閭之上,五閭為一‘族’,出士兵125人;五族為一‘黨’,出士兵625人,為周制下一個滿編旅;五黨為一‘州’,戰時出士兵3125人;五州為一‘鄉’,戰時需貢獻出一萬五千六百餘名士卒,恰好是周制下的一個滿編‘軍’。
剛才說的是軍事方面,在民事上,一般五家稱之為一‘軌’,設軌長;十軌為一里,設‘司長’;四里為一連,設‘連長’,十連為一鄉(鄉也是軍事單位,所以民事機構的‘鄉長官’不叫‘鄉長’,叫‘良人’)。
我的封地有‘千里’,這意味著我封地內包含1000個‘十軌(每軌為五家人口)’——合計五萬戶,總人口約35萬餘人——但我現在只剩下約2萬屬民。而在即將面臨的戰爭中,我要至少帶三千左右的‘領主武裝(為一個滿編師)’參戰,所以……”
所以,說趙武窮,沒有人會反對。欒黶即使再不富裕,也不能搶這樣窮人的東西吧……什麼,多少付一點錢——拜託,你是來祝賀婚禮的,只出一點錢,出門你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趙武剛才說的詞裡,軌、裡、連、鄉同時也是長度單位,它意味著劃歸士兵耕作,不繳納稅賦的農田面積(長度)。一般來說,士兵都以“裡”為單位聚整合一個自然村,並擁有“一里之地”耕作(井田制)。
當然,趙武所說的趙城人口數中,忽略了奴隸數量。一般來說,奴隸也不統計在統計當中。
荀會見到眾人僵持,看到欒黶不好意思一個勁層層加碼……他連忙岔開話題緩和氣氛,他先是羞慚的拱了拱手,再次鄭重道歉:“小武為了這次大婚,可謂掏空家底,你瞧這些木頭,原本都能賣個好價錢,可現在都給嬌嬌蓋房了,對比起來,我荀氏倒是對小武不起。這次因家裡遭了變故,我們陪嫁寒酸,讓小武委屈了——你放心,我三荀欠你的,一定會記在心裡。”
趙武正頭痛那繁瑣的禮節,聽到荀會的話,意思是可以省去像木偶一樣,被人指點著一舉一動的婚禮流程,他偷偷鬆了口氣,答覆的很誠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