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顯著的進步(第1/2 頁)
“也許可以讓603所承擔主要責任。”有人提出了一個簡單的解決方案。
不久後,會議室裡響起了不同的聲音:
“可是南鄭方面已經做了很多前期工作了。如果我們在中途接手主導權,航空工業系統的各廠所會怎麼想?”
“關於技術能力這一點,我覺得我們不需要擔心。”
丁志恆微笑著擺了擺手,顯然這段時間他的心情很好。
“看看182廠提交的那份專案說明,注意一下第一完成人的名字。”
會議室中隨之響起了紙張翻動的聲音。
“許寧!”有人念道。
由於上次的閉門座談會時間緊迫且級別較高,在座的大多數人沒有參與,因此對這個名字並不熟悉。
不過,有一個人卻對這個名字印象深刻——周琳,她曾經與許寧有過一面之緣。
“許寧,是京城航空航天大學杜亦熵教授的學生。
之前624所提交的《航空發動機進氣畸變試驗與評定方法》報告,他也是第一完成人,對吧,丁主任?”周琳問道。
丁志恆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隨後緩緩點頭確認。會議桌兩邊的人們相互對視,眼中滿是疑惑。
“這兩個人是同一個人嗎,還是隻是同名?”
這樣的疑問也不無道理。雖然航空動力穩定性和飛行器環境耐受性都關乎航空安全,但兩者關聯不大。
更何況,兩次成果之間僅隔了三個月,真的有人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兩個不同方向的研究嗎?
“應該是同一個人。這名字並不常見,而且從工作單位來看,都是京城航空航天大學。”
有人查閱了專案說明最後一頁的主要參與人員資訊後說道。
周圍傳來了一陣吸氣聲,臉上寫滿了驚訝和難以置信。周琳臉上浮現出一抹微笑,顯然對許寧的能力感到由衷的讚賞。
當初,她推薦許寧進入航空工業體系,這一舉動如今看來頗具遠見。如果他能在新崗位上取得顯著成就,她自然也會因此受益。
“若許寧能保持之前的工作質量,由他監督182廠承擔主要任務是可行的。”
“我建議從冰城調派幾位參與過運12b專案的專家加入,雖然我們的標準與faa不同,但經驗總是通用的。”
然而,在這樣的場合下,難免有人會提出不同的看法:
“儘管我不願意去想,但這會不會涉及到學術道德的問題?畢竟,這一切確實顯得有些不可思議。”
這話雖含蓄,但顯然在質疑是否為了提升杜亦熵的弟子聲望而特別安排了這些機會。
“各位。”
丁志恆覺得是時候表態了:“從許寧參與的幾個專案來看,他的加入每次都帶來了顯著的進步。
這些專案跨越了601、606和624等多個機構,因此,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我們不應隨意懷疑,即便這是內部討論,也應顧及團隊的和諧。”
“況且,我國曆史上不乏在多個看似不相關的領域同時取得傑出成就的科學家。”
此言一出,會場頓時安靜下來。
大家都知道,丁志恒指的是郭永懷——那位在兩彈一星專案中扮演關鍵角色的空氣動力學與應用數學家。
1968年12月5日,他在返回京城途中因飛機失事不幸遇難,給華夏的航空航天研究帶來巨大損失。
經過一段時間的沉默,終於有人打破了寂靜:
“郭永懷同志因空難犧牲,而我們現在這位全才,許寧,負責的專案包括航空發動機穩定性和飛行器防除冰,都直接關係到航空安全。”
“這也是一種傳承!”
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