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1/4 頁)
即計一月所行所言者。就灶神處為疏以告之。
每個月到灶神爺前報告一次。把這一個月當中,身口意三業所修的善法,月月報告。這就是說明他求灶神爺監督他。有一個督促他的力量,他要是不做,到了月終,他就沒有法子給灶神爺交差了。這個效果真是不可思議。諸位修學,不一定要寫疏文去報告灶神,你們家裡供奉釋迦牟尼佛、觀音菩薩、阿彌陀佛的聖像,就在佛菩薩面前,具疏以告之,比灶神那裡還要靈,還有效。這都是要認真學習之處。
持之既熟。
下面兩句是講修持的效果功德不可思議。
動即萬善相隨。靜則一念不起。
這樣的境界,是我們非常羨慕的。他做了幾年呢?
如是三年。
千日之功。我們想一想,他過去的業障多重!三年就轉過來;袁了凡先生過去轉命的時候,也是三年轉過來。三年就見到效果了。為什麼我們三年還做不到!三年時日不算長,為什麼不肯自勉、發憤呢!希望同修們讀到這裡,應當要奮起,效法俞淨意先生。
年五十歲。乃萬曆二年。甲戌會試。張江陵為首輔。
‘江陵’是地名。張公是江陵人,張江陵是對他的尊稱。最尊敬的人是稱他居住的地名;像滿清末年,大家尊稱李鴻章為李合肥(他是合肥人)。佛門裡也常用這個慣例,我們稱祖師大德,既不稱名,也不稱他的字或號,都是以地名或以寺名來稱他。如天台大師,是指智者大師;我們不稱智顗,而稱為“天台”,因為大師住天台山。又如窺基大師,稱為“慈恩大師”,窺基是他的法名(他一生大部分時間住在慈恩寺),“慈恩”是寺的名字,並不是他的名字,這叫“尊稱”。這裡也是尊稱,張公是當時的首相。
輟闈後。訪於同鄉。為子擇師。
他以首相的身分主持這一次的考試,也就是主考官。考完之後,他想在同鄉中選一位品學兼優的人,來教導他的兒子——為子禮請一位老師。
人交口薦公。遂聘赴京師。公挈眷以行。張敬公德品。為援例入國學。
他既然想請一位品學兼優的人,鄉里的人都推薦俞淨意先生,從前沒有學校,富有的人家,另外有一間書房,請一位老師,這就是“私塾”。家裡的子弟以及社會上清寒的子弟,有聰明智慧的,往往也召集來跟老師讀書。俞先生應聘在宰相家中做了兒童的老師,生活環境當然就改善了,不至於再像過去那樣的窮苦潦倒;感應也來了。他帶了家眷一同到京城。張公非常敬重俞淨意公的道德學問,所以也為他‘援例入國學’(國子監),張公替他報了名,入了學。當時國家所辦的大學。不像現在大學有這麼多,那時國立大學只有一所。而這所學校出來的學生,都是做官的,是為國家培養通才的學府。
萬曆四年丙子。附京鄉試。遂登科。次年中進士。
從前讀書人志在功名,得了進士,功名成就了。‘進士’是古代的最高學位,相當於現代博士學位一樣。
一日謁內監楊公。
‘內監’就是從前的太監,侍候皇帝的。俞公有一天去見老太監楊公。
楊令五子出拜。皆其覓諸四方。為己嗣以娛老者。
楊公是太監,所以沒有兒子。他的兒子都是義子,現在所謂的乾兒子,都是從外面找來的。他養育這些孩子,可以養老。他有五個乾兒子,自己年老了,乾兒子很孝順。他叫這五個兒子都來拜見俞淨意先生。
內一子。年十六。公若熟其貌。
其中有一位小孩,年十六歲。俞公一見面,就覺得很面熟,好像是從前認識的。
問其籍。曰江右人。
‘籍’就是籍貫。‘江右’包括了現在長江以南,江西、江蘇、浙江這一帶,當時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