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守還是不守?(第1/2 頁)
1932年128事變發生以後,國府就已經認識到,如果淞滬再次爆發戰爭,一旦失守,日陸軍肯定沿著京滬鐵路、海軍沿著長江向南京進攻,那麼對策就很明瞭,需要阻擊這兩個方向來的日軍,陸上修的國防工事就是吳福線和錫澄線;在長江上比較窄的地方,邊上用幾門炮就可以控制整個江面,這些地方被稱為要塞,包括江陰、鎮江、江寧等等。
上面提到的兩種工事被稱為外圍防線,如果外圍防線被全部突破了,南京自身也要具備防守能力,在南京城外面有一溜小山頭,包括牛首山、方山、青龍山、棲霞山等等,這些地方也可以構築一些陣地。南京城牆高大巍峨,本身就是工事,包括雨花臺、孝陵衛、紫金山等等。
上面兩段不想看可以直接略過,就是說明一個意思,關於南京防守的思路是非常清晰的,日軍知道該怎麼打,國軍知道該怎麼防守,雙方都很明白,重點是看雙方的執行力。
當年定下規劃後,國府請來德國顧問,指導修建國防工事,很快老蔣忙著圍剿蘇區去了,再加上《淞滬停戰協定》簽訂,很多人的神經就鬆懈下來了,領導都忙別的事情了,誰還管?很多工事就修了個半拉子,成了爛尾工程。
轉眼到了1935年,日本人在華北開始搞事情,推動華北自治,讓老蔣提高了警惕,又開始重新重視起抗戰工作,1936年2月命令張治中負責淞滬地區國防工事的修建,從結果看,張抗日熱情是有的,但官僚作風比較嚴重,沒有實地考察工程質量,導致兩條陸地上的防線質量稀爛,屬於不合格產品。
1937年813中日在上海大打出手,到了9月份的時候,眼瞅著日軍增援部隊源源不斷,國軍由攻轉守,老蔣有點慌了,抱著臨陣磨槍不快也光的想法,下令各道防線周圍的軍隊鞏固陣地。
這就非常官僚主義了,修建軍事工事需要大量資源——鋼筋水泥和修建工具,中日在淞滬打的不可開交,日軍飛機在長三角地區如入無人之境,看見哪裡人多就往哪裡扔炸彈,咋個修?
何況此時國府已經慌的一b,朝令夕改,有四個師接到指令修建南京外圍陣地,其中兩個師還沒到地方就被調到前線堵缺口了,另外兩個師剛剛到達南京外圍,又立即被調到其他地方,修築陣地的事情又泡湯了。
高難度的工程需要精密的統籌能力和高超的執行力,這些只有現代國家文官體系才能完成,還需要充沛的財力支撐,國府是一個披著政府外衣的黑社會組織,再加上窮的心慌,無法應對如此複雜的局面,手忙腳亂非常正常。
日軍在杭州灣登陸以後,南京守或者是不守,已經成為國府必須考慮的問題了。
11月中旬的時候,老蔣在南京連續開了三個會,討論南京防守問題。國軍高階將領紛紛表示南京不能守,原因也簡單,南京所處的地形,已經決定了這是個易攻難守的地方,就在長江邊上,周圍也沒什麼大山,日軍很輕鬆就可以把南京四面合圍,到時候想跑都沒地方去。
李宗仁建議,宣佈南京不設防,避免日寇找到藉口屠殺平民,國軍全部撤到長江北岸,把南京暫時讓給日軍也沒什麼關係,長期抗戰,不需要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
蔣的心腹愛將陳誠也強烈建議不要守,原因與李宗仁一致。
蔣一直在戰略方面缺根筋,從來不考慮長遠的事情,關於首都防衛的問題,這是重大國策,早就應該形成預案,一旦事到臨頭,立即啟動預案,堅決執行,現在哪怕一個大點的企業,都有各種各樣的預案,就是用來應對各種突發重大問題的,手中有方案,心中才能不慌張,凡事等事到臨頭才考慮,到時候慌的不行,能想出什麼好辦法?
蔣一直堅持不考慮,不制定預案,他這個國家元首當的不容易,靠陰謀和匪氣上位,沒有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