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第1/2 頁)
儘管寧宗好學,但他似乎只注重讀書的數量,對書中的內容意義卻是一知半解,更談不上靈活運用了,他的理政能力未能有所提高。即位不久,群臣的奏疏就因得不到他的及時批覆而堆積如山。彭龜年建議他,讓負責進呈奏疏的通進司把奏疏開列一單,皇帝閱後,在單子上註明需要親自過目的部分,其他的就可交由三省、樞密院處理,這樣,處理奏章的效率就可以大大提高。對自己這位學生的天分,彭龜年深有了解,因此他乾脆附上了單子的格式,以便寧宗能夠照葫蘆畫瓢。但這番幾乎是手把手的教導,不知寧宗是真看不懂,還是嫌麻煩,最終沒有採納。凡是大臣的奏章,他一律批&ldo;可&rdo;,倒也省去了不少時間,只是害得臣下們大費腦筋,兩位大臣的奏章針鋒相對,皇上都批了&ldo;可&rdo;,到底以誰為是呢?
即使是臨朝聽政,臣下們也難得聽到寧宗自己對政事的看法。負責記錄皇帝言行的起居舍人衛涇,曾經描述了他親眼目睹的寧宗上朝情形:&ldo;陛下每次面見群臣,無論群臣所奏連篇累牘,時間多長,陛下都和顏悅色,耐心聽取,沒有一點厭倦的樣子,這是皇帝謙虛,未嘗有所諮訪詢問,多是默默地接受而已。&rdo;寧宗耐性很好,但這並不能幫助他解決實際問題。他既沒帶腦子也沒帶嘴,只空帶了一雙耳朵去上朝,大臣們的論奏聽完了就完了,既不表態,也不決斷,進奏者已經口乾舌燥,最後卻仍然不得要領。如此聽政,身為臣子的衛涇只有以&ldo;謙虛&rdo;來為寧宗辯護,料想他心裡也在懷疑當朝天子的智力水平吧。
批閱奏章,臨朝聽政,這些都是皇帝表達自己意旨的正常途徑,而寧宗也許是不願意受到任何約束,所以選擇了一條非正常的理政途徑‐‐御筆。御筆由皇帝在內宮批示,不經過三省等中央決策機構,直接下達執行。這種做法失去了對君權的制約,是不合制度的。傳達御宋代雜劇圖筆必經宦官和近幸之手,如果皇帝是精明強幹之君,尚不致釀成大患,但寧宗卻是個理政能力不強的皇帝,濫用御筆只能為權臣專政製造可乘之機。他們透過勾結宦官和後宮,或對御筆的批示施加影響,或在御筆的傳達過程中上下其手,讓御筆成為自己利用的工具,甚至假造御筆,代行皇帝之權。一次內廷宴會,一名伶人扮演買傘的顧客,他挑剔賣傘者,說雨傘只油了外面:&ldo;如今正(政)如客人賣傘,不油(由)裡面。&rdo;巧妙地以諧音暗指政事不由內(寧宗)做主,而觀劇的寧宗卻懵(ěng)然不曉何意。面對這樣的皇上,權臣自然是有恃無恐,更加肆意妄為了。
雖然寧宗對政事少有自己的主見,但他對臺諫的意見卻是十分重視。宋代的臺諫官有糾正帝王為政疏失、彈劾百官的權力,他們的議論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當時的公眾輿論,歷代宋帝都非常重視臺諫奏議。寧宗嚴格遵循祖宗之法,曾對人說:&ldo;臺諫者,公論自出,心嘗畏之。&rdo;殊不知,臺諫的公正性是建立在帝王有知人之明的前提之上的,只有正直計程車大夫入選臺諫,才能使臺諫發揮正常、良好的作用,而寧宗卻缺乏辨別人才的能力,居心叵測之輩因而可以大肆引薦黨羽進入臺諫,控制言路。寧宗一味認定臺諫之議代表公論,不可不聽,至於臺諫官到底是君子還是小人,卻不聞不問。結果,原本受到士大夫尊敬和嚮往的臺諫職位上,充斥著敗類,他們打擊異己、討好權臣,是權臣用以控制寧宗的又一有效工具。
寧宗不僅頭腦簡單,而且身體也不好。史載,寧宗走到哪裡,都有兩個小太監扛著兩扇小屏作前導,一屏上寫&ldo;少飲酒,怕吐&rdo;,一屏上寫&ldo;少食生冷,怕肚痛&rdo;,可見他體質羸(léi)弱。健康狀況也影響了寧宗處理政務,他整日深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