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第1/2 頁)
因此,沒服用多久,他就停了。
郎中很快就換了碗醇烈的酒回來,在食案上與散石擺放整齊,他跪在地上猶豫,不知如何開口,李意行卻已自行服用完了,乾淨利落,未曾有一絲一毫的拖延。
到底是治病用的,藥方比他前世所用要溫和許多,冰冷多月的身軀總算自內有了一股暖意。
用完散石,李意行順勢就要躺下,郎中連忙制止:「且慢,且慢,此藥服後還是稍站片刻,小民還另配了藥方中和散石,正在煎著呢!」
這段時日他已不記得喝過多少藥了,李意行淡淡應了聲,起身行至窗邊。
郎中跟上來替他把脈,見他脈象平穩,才終於把一顆心重新放了回去,小心翼翼地回去看藥爐了。
房內只剩下李意行一人,他睡在從前與王蒨的房中,擺設還不曾變動過。屏風立在房內,寒冬剛過,外頭的冰雪消融,和光觸在手上是冷的,李意行伸手掬了一把,落在手心果然沒有溫度。
大抵是因服了散石的緣由,他不曾感到寒冷,身子當真燥熱起來,眼前的場景如夢似幻,他一眨眼,居然看到了王蒨。
數月不見她,她就這樣悄無聲息地出現在他面前。
王蒨好似沒看到他,她的裙擺被劃破了,正皺著眉蹲在地上整理,頭上的髮髻有些眼熟,大概是他給她梳的。她理了許久,心中微惱,乾脆起身不折騰了,一抬眼望見站在窗邊的他,露出欣喜的笑:「郎君!」
她朝他奔過來,身形逐漸消失。
李意行雙目清明而又剋制,自看到她的第一眼起,他就知曉這是散石後的幻象,王三公主不會出現在此處,只能他去找她。
前世他接連不斷地服用,從來未曾見過王蒨,今世病中,卻讓他祈求來了一絲殘念。
那幻象消失後,李意行還是有一絲悵然。
郎中端著煎好的藥送來,看著家主服下,他站在家主身邊,仔細看他的神情,見他兩眼溫和,神智清醒,不似以往那些瘋癲的癮君子,這才放寬心行禮道:「家主,方才把脈,服藥之後肺腑溫補,確有奇效。只是此藥猛烈,不可久用,一個月服食一次即可,下個月此時,小民再帶來。」
李意行的指腹還在碗口摩挲。
他的確很清醒,這散石的劑量甚微,根本不足以讓他瘋痴狂怒。
可他還是放下瓷碗,笑道:「明日,我要看到。」
第62章 如鯁 為什麼不甘?
李意行接過家主之位後,臨陽城內的百姓惶惑不已。
當中,要以諸多旁系的子女為甚。身為旁支遠親的庶子、庶女,他們多數人一輩子都是渾渾噩噩度日,郎君們今朝有酒今朝醉,女郎則不知哪天就會被嫁到別的世家中籠絡關係。
李氏不會苛待他們,因而他們的驕奢比起外人毫不遜色,甚至因為無人管束,打小就心高氣傲。
李家人極為看重文墨,無論男女,孩童時期就會送去老師身邊開始念書。從前向來是各學各的,忽然聽聞家主要將族中適齡孩童聚在一塊兒教書,族中眾人驚掉了下巴,又急匆匆去跪拜求見。
當務之急,是李意行的身子。
有年邁的叔爺勸他:「恕我多嘴,家主這病,還是好好養著吧,頑童性劣,不好教養!」
李意行半倚在塌上,膝上的書翻過半頁,他低笑:「孩童玩鬧,怎至動氣?我心中有數,不必擔憂。」
「又何須您親自去呢?」有人不平道,「那群毛頭小子也不知能學幾成,唉,只怕到最後是白費心血。」
「也只去一個時辰而已。」李意行說到一半,忍不住咳了起來,他瞥見窗外天色晴好,繼續道:「此事並不為我,而是為族中考量,子柏力微,還要請各位長輩一同操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