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頁(第1/2 頁)
宋理宗本猜忌吳潛,擔心其仿效張邦昌故伎,遷都之議遂止。
到了十一月,忽必烈圍攻鄂州兩個多月,戰事完全處於膠著狀態。
宋軍援兵陸續趕往鄂州,剛剛增援四川的呂文德調任京湖制置使,自四川揮師東下,衝破蒙軍阻截,乘夜突圍進入鄂州城中,加強了鄂州的防禦力量。新上任的右丞相兼樞密使賈似道也從漢陽移軍黃州,扼守長江衝要。
就在局面對宋軍有利之時,賈似道私下派使者到蒙古軍營求和,表示願意稱臣納貢。忽必烈沒有同意。這時,忽必烈妻子察必派人前來密報阿里不哥正在蒙古大本營謀立大汗,催促忽必烈立即北返。忽必烈為了爭奪汗位,決定立即撤軍,臨行前還虛張聲勢,揚言要立即進攻臨安。
賈似道非常緊張,恰好此時傳來了蒙古大汗蒙哥的死訊,他才稍稍緩過氣來。畏敵如虎的賈似道不但不乘機出擊,反而再次派人前往蒙古軍營,請忽必烈派人前來議和。忽必烈正要出發北歸,立即順水推舟,派趙璧為使者前往宋軍營議和。賈似道的談判代表提出:請蒙古軍北撤,南宋向蒙古稱臣,降為藩屬;兩國以長江為界,南宋割讓全部江北土地;南宋每年向蒙古進貢銀幣二十萬兩,綢緞二十萬匹。正在談判之中,蒙古使者趙璧遠遠望見蒙古軍營搖旗相招,立即動身離去,臨別時說:&ldo;他日再議。&rdo;當天,忽必烈大軍即拔營北返。這個所謂的和議即成為初步的口頭協議。
蒙古軍撤退後,賈似道不顧忽必烈主動撤兵的事實,隱瞞割地賠款求和的真相,同時截殺殿後的蒙古軍士卒,用他們的人頭謊報抗蒙得勝,為此上表說:&ldo;諸路大捷,鄂圍始解,江漢肅清。宗社危而復安,實萬世無疆之休。&rdo;昏庸的宋理宗不辨忠奸,認為賈似道立了大功,特下詔褒揚,說賈似道&ldo;隱然殄敵,奮不顧身,吾民賴之而更生,王室有同於再造&rdo;,加封其為少師、衛國公。賈似道回到臨安時,宋理宗更是下令群臣到郊外迎接&ldo;功臣&rdo;賈似道,慶祝來之不易的&ldo;勝利&rdo;。從此,賈似道完全把持了朝中軍政大權。其後他為了鞏固權位,大力排斥異己,將熟悉邊防事務的大臣排擠出朝,當時武將中除了主動依附於他的呂文德和馬光祖外,其餘全部去職。南宋朝政更加腐敗。
忽必烈撤軍後,正在圍攻江西隆興的蒙古鄭鼎部以及湖南潭州的兀良合臺部也隨即撤軍。這樣,三支蒙軍主力,南下的忽必烈以及北上的兀良合臺軍均是一路克捷,完全按照預定計劃進軍,只因西路主攻戰場蒙哥的失敗而功虧一簣,導致了蒙古這場聲勢浩大的滅宋戰爭全面瓦解,從而使南宋朝廷多延續了二十年。可以說,完全是釣魚城保衛戰扭轉了整個戰局。
而蒙哥之死不僅僅改變了中原的戰局,延續了宋祚,還緩解了歐亞戰禍,阻止蒙古勢力向非洲擴張。當時,蒙軍正在旭烈兀帶領下發動第三次西征,先後攻滅盤踞裡海以南諸山城的木剌夷國,攻陷巴格達、滅黑衣大食,並侵入敘利亞。敘利亞國王納昔兒棄大馬士革逃往埃及,留守長官獻城投降。正當旭烈兀準備向埃及進軍時,得知蒙哥死訊,於是命大將怯的不花率軍兩萬繼續攻掠敘利亞各地,自己率大軍東還以尋機爭奪汗位。結果怯的不花因寡不敵眾而被納昔兒軍隊打敗,蒙古軍所佔領的敘利亞各城得而復失。從此,蒙古的大規模擴張行動走向了低潮,蒙古勢力始終未能打進非洲。正因為釣魚城在戰爭史上的重大意義,改寫了世界中古歷史,因此被歐洲人稱為&ldo;東方麥加城&rdo;&ldo;上帝折鞭之處&rdo;。
蒙古軍退兵後,建立不世奇功的釣魚城主帥王堅聲名響遍大江南北,成為眾望所歸的英雄人物。南宋朝廷也加意恩寵,封王堅寧遠軍節度使、依前左領軍衛上將軍、興元府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