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這是一起謀殺案(第2/3 頁)
死者是大背頭,已被梳理整齊。查過兩側,沒有異常。
他呆呆的看一會,搬起死者頭部,拿起放大鏡……。
他到達會議室,幾位專家正在爭論。
苟開財堅持死者系自殺結論。
理由是茶几上只有一隻酒杯。可能是喝酒,引起心肌梗塞。
肖秉義眯著眼聽了一會,然後寫上幾筆。
又眯上眼沉默,就好像他只是來旁聽的。
龍科長最後請南區警署來的肖警官談見解。
肖秉義卻無動於衷。眯著眼,彷彿睡著了。
眾人看他模樣,暗罵,你狗日的還想在領導跟前擺譜?
警友忍不住提醒他,龍科長想聽他意見。
肖秉義這才一副專家模樣的抬起眼簾。
“領導,小人現在還不能發表意見。身體不舒服,想請假,這是我的請假條。”
說罷,起身遞過去。
龍科長稀奇的眼神盯著他,瞥一眼請假條。原來是他診斷結論。
宣佈休會。
肖秉義“診斷”結論:他殺。這是一起精心佈置好的謀殺案。
死者面容僵直,兩眼都未來得及合上。可理解為瞬間死亡,只能是神經麻痺致死。
死者死亡時毫無防備,應該是和女人親熱時,被她戒指內微型神經毒針刺中腦後。
兩種可能:情殺或暗殺。
小人傾向於後者。可鎖定符合以下特點之人。
可聚焦中學女教員,年齡不到二十五歲。
個頭一米六五以內,體重不超過八十斤,站立右傾,可能右腿有傷。
兇手與死者關係曖昧。去過美國,亦或參加過中美合作特訓班。
龍科長早就聽說他是神探,採信了他的判斷。
按照他分析線索,案件很快有了進展。
兇手系東區一所中學女教員,叫唐小娜,保密局特工。
死者生前曾與之關係曖昧。抓捕時已逃匿,正通緝。
龍科長找到肖秉義,虛心請教破案思路。肖秉義故作謙虛。
“領導,不是小人有本事。俗話說,人過留名,雁過留聲,風過留痕。'”
“只要有人為,就有蛛絲馬跡。”
“偵探工作就是透過痕跡尋找真相。這次能破案,是你給了小人答案。’
“小人只是在你基礎上,稍加梳理,抽絲剝繭,加了一點點分析。”
龍科長不解得問:
“我沒給你答案呀,為啥這樣說?”
肖秉義笑著解釋:
“龍科長事先介紹案情,小人歸納了一下,介紹了四點。”
“第一和第三點能證明死者不是自殺。
第二點,說明死者對兇手毫無防備。”
“聯絡到他家人不在南京,很可能是個年輕女人。
第四點說明女人是帶著毒素去的。”
“第三點已將口服毒素排除,只能另找突破口。”
龍科長饒有興趣的問:
“你結論是女教員,憑什麼斷定是兇手是教員呢?”
肖秉義繼而解釋:
“小人請了兩次假,來時請假,查了死者住所周圍的五個垃圾桶。”
“在屋後三百米處垃圾桶內,發現了一個報紙裹著的紙包。”
“紙包內有一高腳酒杯,用女式白手套裹著。
包裹紙是報紙,是本市解放後的教育創刊號。”
“上有紅墨水畫的不很規則的梯形截面圖,還有面積公式。”
“看上去是思考時,隨意寫的。”
“你也知道,事後化驗結果,兩個酒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