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秋愁(第1/2 頁)
入秋後的洛朝,氣溫漸漸下降,東北與京都地區的百姓們已經開始往身上增添衣物,著手準備過冬的糧食。 近日來,京都城外書生一案一直是食客們茶前飯後的談資,雖說太后下旨命御史臺繼續徹查此案,可七日過去了,仍是未曾傳出半點訊息。 與此同時,朝廷突然向洛朝各省發出了一道聖旨,要求各地開始種植一種名為土豆、番薯的作物,並且是硬性要求,每個省份按照其既有農田畝數,兩年後,必須有超過半數的農田種植這兩樣作物。 每年年末,京都會派出官員前往各地考察,戶部會統計各省的糧食產量與稅收情況,以此判定各地指量是否達標,謹遵聖旨行事。起初京都百姓議論紛紛,無人知曉這兩樣作物為何如此受朝廷重視,直至聽到了戶部傳出的訊息。 同樣的一畝地,畝產稻穀至多七八石,而土豆卻能產出三十石,番薯亦是可達三十石左右。 京都百姓震驚之餘,四處打探訊息,看看能否尋到這神奇的土豆、番薯,先嚐完為敬,據說宮中的皇帝陛下,已經品嚐過這兩樣作物做成的美食,讚不絕口,亦是勾起了眾多官員的興趣。 另外,聖旨中提到,分發給各省的第一批種子由永嘉施家提供,屆時各省刺史自行派人前去領取,分發至轄區的農民手中,並且將詳細的種植方法大肆宣揚,務必令洛朝所有的村莊、城鎮都知曉,一旦這兩樣作物大範圍種植,從此以後,洛朝百姓無需再為每日的溫飽而憂愁,哪怕再次面臨兩河省的旱災,朝廷不至於束手無策。 一時間,永嘉施哲這個名字再次響徹京都,愈發令人好奇這位天資卓越的翰林院士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竟能接二連三地尋出這些奇物,造福天下百姓。據說這位翰林大人不止學富五車、才藻豔逸,一本詩集傳揚天下,更是一名廚藝冠絕天下的膳夫,就說那太后壽宴之上的佛跳牆,便是永嘉施哲為御廚們提供的菜譜。 宴會之後,不少大臣甚是留念那一口驚豔的味道,卻無法再次品嚐。與皇帝同父異母的端王爺,更是連夜進宮請太后將那幾名御廚賞賜給王府,專門為他做那佛跳牆。結果太后並未應下,就連佛跳牆的菜譜也未交給端王爺,說是施哲曾經言明,菜譜只能由皇宮御廚翻閱,不得流入民間,由此可見太后對施哲的恩寵。 其實這也怪不得太后不近人情,一張小小的菜譜而已,交出去又能如何,然而因此令施哲心生芥蒂,得不償失,反倒是顯得她這位太后娘娘不守信用。而施哲如此在乎菜譜,就是要藉著太后壽宴,宣傳他的廚藝,吊足大臣們的胃口,等日後施哲在京都開店,無需浪費銀錢四處打廣告,自會有人登門。 因為施哲,最近一段時間京都內最為繁忙的武將莫過於李遠庭了。作為施哲的未來岳父,李遠庭在同袍面前掙足了臉面,可心裡仍是有些小氣憤。 當初那小子向皇帝請求退親時,皇帝二話不說,將此事告知了李遠庭,由他做主,李遠庭這才寫下那封飽含威脅之意的回信。在不久之後,他便收到了永嘉送來的一套琉璃酒杯與數十壇昂貴的茅臺酒,在信中那小子恢復了一副誠懇膽小的模樣,很好,我家閨女哪裡配不上你。不過若是這小子再立下些大功,說不定真就配不上了,所以這幾日李遠庭有著小小的憂愁。 但是在酒桌之上,李遠庭必會向眾人展示那一套價值連城的琉璃酒杯,晶瑩剔透,舉世罕見,酒杯底部刻著一個“李”字,試問天下有幾人會引起施哲如此重視、用心對待。 那數十壇茅臺酒則被李遠庭取出用來招待客人,毫不顧忌地在武將好友面前炫耀,詢問他這未來女婿如何,眾人當然是舉起右手,豎出大拇指,一陣吹捧,讓老李再向永嘉要些茅臺酒。沒法子,放眼整個洛朝,僅此一家,無人能釀製出如此醇厚綿綿且令人難以忘懷的烈酒。誰人不知,這群征戰沙場數十載的武將最好這口,一天不喝上一碗,真是要了老命。 一到這個時候,李遠庭就得裝醉了,老子管兒子要,算哪門子事,必須得人家主動孝敬才行。再說了,他也不能前腳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