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朱祁鎮在陽和(第2/3 頁)
大同城門下。
朱祁鎮跑到大同府就兩件事,第一件事,要錢,兩萬兩白銀。第二件事,讓大同總兵劉安,開啟城門,劉安頗為猶豫,這可是皇帝的命令,抗旨是什麼後果?
但是副總兵郭登以“臣奉命守城,不敢擅啟閉”為由,緊閉城門不開,瓦剌人無法攻城。
而後小田兒再帶著朱祁鎮的敕喻,回到了陣中,再到大同府下大聲的叫嚷著:朕與郭登有姻連,何外朕若此!
郭登再以“賴宗廟社稷神靈,天下有君矣”拒絕了朱祁鎮開門的請求。
小田兒在城外跳腳大罵不已,最終不得不離去,前往了陽和門外的陽和縣。
而大同總兵廣寧伯劉安、給事中孫祥、知府霍瑄帶著銀兩出城,獻給了瓦剌人。
劉安想要見朱祁鎮一面,瓦剌太師也先不準,劉安、孫祥、霍瑄等人在城外嚎哭不已。
朱祁鎮在大同府叩門一事,直接導致了朝中再立新君,成為了不得不為之事。
本來孫太后讓朱見深當太子,郕王朱祁鈺監國,就是想著迎回朱祁鎮。
奈何朱祁鎮本人太拉了,所做作為影響到了大明江山是否穩固,才不得不再立新君。
季鐸對於懿旨中讓他充當副使朝見太上皇一事,是極為牴觸的。
作為大同本地人,大同府城門一開,大同府的百姓皆陷於鐵蹄之下,包括了他自己的妻兒老小。
但是懿旨畢竟是懿旨,他一直不願意去朝見,但是也到了不得不去的時候。
因為朱祁鎮在陽和縣。
陽和縣離大同府很近很近,不足三十里,這麼近的地方,在大同總兵廣寧伯劉安的逼迫下,他終於帶著馬車來到了陽和。
這麼近的距離,而且全都是馬軍的情況下,季鐸依舊走了將近一整天,才走到了陽和斷頭山,他不願意走太快。
瓦剌人的大軍就駐紮在山下。
瓦剌人的太師也先,卻沒有在大帳之中,他帶著數十名宿衛隊和朱祁鎮在爬山。
爬的是斷頭山。
斷頭山並不險峻,但是此處地勢卻非常利於防守。
也先站在山頂處,看著身邊唯唯諾諾的朱祁鎮,笑著說道:“大明大皇帝,你可知此處為何地嗎?”
“朕不知。”朱祁鎮想要挺起腰,但看著數百米高的山下,忍不住的打了個寒顫,實在是太高了,又往後縮了縮。
“哈哈哈!”也先看著朱祁鎮如此怯懦的表現,也是仰天長笑。
他示意宿衛們將撿來的柴火堆成了柴火垛,又將打來的野味比如黃羊、野兔之類的放在了火架上炙烤。
也先轉動著烤肉架,指著遠處山口說道:“此處乃是斷頭山,洪武年間,大明的太祖昭皇帝遣軍卒三路,征伐我大元,徐達為大將軍出中道而行。”
“當時中山侯湯和、都督藍玉和處州指揮使章存道,領一部騎兵攻打陽和縣,就是在這斷頭山,就在那邊的山口。”
“我大元太師擴廓帖木兒(王保保),趁著章存道騎兵從山口剛出來時,率領大軍從緩坡處猛衝,大明軍隊潰不成軍,章存道戰死,大明退避二十里。”
朱祁鎮呆呆的站著,他也不知道為什麼也先突然說起了斷頭山之戰,也不知道也先說的是真的假的。
也先重重的嘆了口氣,繼續說道:“按照大明曆,現在是正統十四年,自洪武五年,斷頭山一戰之後,我大元北退漠北貧寒之地,但是明太祖太宗文皇帝,多次興兵北伐。”
“我大元未曾勝過。”
“時至今日,我大元終於又勝了一局!”
“七十七年了,七十七年了,我大元終於又勝了一次!還抓了你這個大明皇帝!哈哈哈哈!”
“七十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