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第2/3 頁)
外。而苗覺這頭,先對苗禾嗤了聲,對其他兩人,也當人不存在,甩甩袖便自顧自走了。
苗禾娘臉色變了變,心底不是滋味,可有什麼辦法,人家裡就是發達了,有功名了,自是能踩在他們這些靠地吃飯的村民上頭。
村長則是會做人,縱算有些小算計,可面上對誰都是好的。他笑呵呵招呼到,&ldo;這不是招嬸子嗎,大郎也來了?真難得,來來來,裡頭坐裡頭坐!這阿貴也是笨小子,都不說誰來找,要誤事可怎麼整。&rdo;
苗禾娘臉色好了些,等進門,便趕緊把事情說了。
村長聽完臉色微妙。這也真行,他從沒聽過彩禮還能後補的。然而這般操作,對村裡名聲其實並不好。想想,要日後哥兒或女娃子的家裡在人出嫁後,又來上這一遭,豈不都亂了套?
可見兩方人竟都同意,村長心底是更護著苗家姓的人的,想想後,便鄭重說道,&ldo;我身為村長,自是得說句公允話。大郎,這彩禮依禮是不用補上,任何人來說,都是這個理。並且,開這個例,對村裡名聲也不好,否則日後誰還敢聘村裡的哥兒女娃兒?照理說,我這村長就不該幫這個忙。&rdo;
苗禾娘一聽馬上急了,張嘴欲辯,被村長擺擺手製止。
&ldo;但我瞧,這也算你與禾哥兒的孝心,不能說是壞事。我這頭能幫你們寫下,作個憑證,可是招嬸子,你得答應這事兒絕不說給第三家聽。要不日後被村裡人埋怨,別說我這村長沒提醒過你!大郎,你應當也同意吧。&rdo;
苗禾娘臉色一亮,連連應聲,楊大郎則是說了沒狀況,就保密。
既然如此,雙方於是說了內容,讓村長用紙筆寫下。大意便是,楊大郎娶苗禾過門後,因孝心自願補上彩禮六兩,分四次給。一月後給一兩,其後一年二兩,直到給清。
寫好後,由苗禾娘、楊大郎與村長三方蓋了手印,這事便算完。不需由苗禾他爹出面是因為,這算是與禾哥兒親事有關的事。只要是哥兒或女娃子的親事,由娘親定下的事都能算數的。
於是自村長家離開後,苗禾娘揣著她看不懂的契據,歡天喜地回了家,也沒想過要與苗禾他爹說一聲。
苗禾他爹就一根筋兒,有理無理是好是壞都聽他娘也就是老婆子的話,還總為老婆子兇她。苗禾娘想的清楚,這筆額外的銀錢要被苗禾他爹知道,肯定保不了幾天全家都得知道,那事情還得了?!
這不,她一回家便趕著去老婆子屋裡接她的小寶,才一踏進屋,差點沒被氣死!
第9章 進山去
&ldo;老天哪小寶?怎坐地上?誰讓你的!?阿孃不說過不可以的嘛!&rdo;
一進屋,苗禾娘就見她的小寶被隨意放地上,坐的滿褲子髒。這才春天,日頭偏西就冷了,濕氣可是會上身子的!而瞧瞧屋裡另一個娃子,是個兩歲的小子,白白胖胖,被他娘也就是苗家二媳婦,苗禾娘要叫她二嫂的張棉,給緊緊抱腿上!
這就算了,她的小寶兩手空空沒湯喝,憑什麼那娃子就能被餵著熱乎的米湯!?那娃子只是小寶堂侄子,二嫂兒子生的大兒子,苗家第四輩。最小的娃子,不就該把東西讓長輩才對?
然而屋裡輩份最大的老婆子一臉無動於衷,見苗禾娘進屋,也只掀掀眼皮。這種冷淡見怪不怪了,苗禾娘只能一股氣憋在心頭,衝上前先把小寶抱起,才叫了句娘與二嫂。
見苗禾娘臉色真差,張棉面上笑道,&ldo;嗨,小寶三歲可活潑了,抓都抓不住,就讓他盡情玩兒算了。方才還喊著阿孃呢,怕弟妹出門會給帶吃的回來,這不才給他留些肚子麼。&rdo;
</br>
<style type="text/css">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