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頁(第2/3 頁)
苗禾的臉立刻就紅了,&ldo;幹,幹嘛?路邊了。&rdo;
&ldo;沒事。我們回家。&rdo;
放鬆的,通達的,心存感謝的。
最後一絲重量,隨風而去。
這次蘇城之旅,雖說花了不少銀錢,然而李子酒在他們回來時已賣卻半數,苗禾家所分得的紅利,就有五百多兩!果然釀酒自古至今都是暴利行業,這表示,去年那批李子就為他們賺進約一千兩!!
所以之後進入的李子收成季,苗禾家這頭不敢大意,仔仔細細收了果子後就往蘇城送。
至於方公公說的蛋糕訂單,後頭也正式來人。苗禾他們就把做工轉給茶樓,他家負責提供原料,如此一來,品質就會是一模一樣。而苗禾相信,給茶樓多牽了這條路子,人一定不會讓事情出丁點差錯的。
只是才安排完了這些,今年年初一直有的氣候不好的訊息,依舊沒有改善。春雨下的不多,加上年初少的雪,接下來怕是有旱情的一年了。
而此時正是冬小麥收成前、水稻下種的季節,缺了水讓村裡都是人心惶惶。所幸溪流的水是少了,但還沒斷。辛勤一點的人家,老遠擔了水來一塊塊澆地還是能撐的住。
就這樣硬熬到了六月,冬小麥收成了。
果不其然,這季產量只有往年三成。苗禾家出租的小麥地,倒是穩穩維持了往年水準的量,可說是一枝獨秀。或許息壤改良過後的良種,除了好吃,還具有不錯的抗旱能力了。
而這種差異,雖是被村裡一些人察覺,最先也只是羨慕人租的地剛好鄰近溪邊,怕是灌溉取水較容易,才能有如此好收成。對此苗禾與楊大郎也沒多作辯駁。想要推廣良種,總要慢慢種,有多年成績,才能說服人心。
只不過冬小麥撐過了,還有已經開種的水稻得擔心。
村裡人這會兒天天盯著老天爺,就盼多下些雨。
而苗禾家的狀況,因為有息壤在,那能量似乎亦能緩解水分不足的惡劣條件,讓後山的果樹與園子的菜,都還是水靈靈的。
可惜進入七月,只見一日熱過一日,依舊是連午後雷陣雨都沒有的艷陽天。
一連幾十天的曬,所有農作物都被曬的乾枯發蔫,溪河裡的水量也降至以往的五分之一了。
人人愁眉苦臉,一碰面就是嘆氣。天乾物燥起的火事,這個夏天也有五、六起。
加上高溫烘烤人的天氣,村裡人面色是越來越沈重。
一天楊二嬸來苗禾家串門子時,憂心忡忡說了訊息。
&ldo;聽說南方一點的地兒狀況更糟。林家村你知道吧,隔座山南邊的村,就有人逃到那兒討吃討喝,說家裡莊稼全都給曬死了。如今林家村的人連井水也不讓人多打。唉,也不知這次村裡能不能像年初那樣,撐過這關了……&rdo;
說這話的時候,苗禾視線正巧對著堂屋窗外。
而後院依舊是綠蔭濃密、鬱鬱蔥蔥的模樣。有息壤的力量守護,他們家是絲毫沒有影響的。可他也知道,楊大郎見外頭如此,早已把供給茶樓的菜量減了下來,以免引人懷疑。在保護苗禾這點上頭,楊大郎經常是考慮的比苗禾自己都周到的。
所以這晚上,安頓好了娃子,苗禾忍不住對楊大郎提議。&ldo;如今種的菜與果子,對外都是得減量賣了。既然如此,我就想,要不乾脆把息壤養的面積,散到全村去,幫村裡人渡過這個難關?&rdo;
楊大郎停下手邊的事,只靜靜看著人。
苗禾知道這般做似乎有些多管閒事,可,明明有息壤的能量可以用,自家產量還要假裝減收了,與其浪費這份能量,難道就不能做最大利用麼?
有些把握不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