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第一代防空系統,江晨畫的(第1/2 頁)
另一邊。
江晨在諸位大佬面前,正在對毒刺單兵防空導彈進行實戰測試。
對於這款單兵防空制導導彈,那是相當的期待。
畢竟,當下並沒有一款真正意義的防空導彈。
第一代防空導彈是指20世紀50年代研製的,用於國土防空和海防空,以攻擊高空偵察機和轟炸機為主的防空導彈。
主要有前毛熊國的薩姆-l、薩姆-2、薩姆-3防空導彈。
鷹醬的“奈基”、“波馬克”、“霍克”、“黃銅騎士”等。
這批導彈大多采用無線電指令制導技術,制導方式單一,抗干擾能力差,只能對付單個低速空中目標。
主發動機是液體火箭發動機或衝壓噴氣發動機,導彈體積大,系統複雜,機動性差。
至於兔子……根本談不什麼防空,更別說什麼構建防空體系。
高射炮雖然可以有效打擊一些低空目標,但是面對“超音速”甚至是“高超聲速”導彈等高速目標卻無可奈何。
因此,20世紀50年代,鷹醬研製出了第一個計算機控制的防空系統——SAGE系統。
它可以對於數百個目標進行實時追蹤,並同時指揮著幾十個防空導彈。
在夜間、天氣惡劣以及其他情況下,仍然能夠保證防空系統的有效運轉。
此後,防空系統的指揮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武器系統的多樣化程度也不斷提高。
隨著衛星技術的應用以及跨區域作戰能力的提高,各國防空系統的防空半徑也逐漸擴大,並且向著聯合作戰的方向發展。
例如,鷹醬就在其防空系統內加入了海空兩棲的C4ISR系統,加強了與其他軍兵種之間的協同作戰能力。
而毛熊國的防空系統則採用了“防空圈 防空區”的組織形式。
即將較大距離內的空域劃分為防空圈,依次由不同的防空導彈系統進行覆蓋,以保障整個空域的防空能力。
總體來說,防空系統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以“鐵殼艦”和高射炮為主,防空系統只是簡單地將炮兵技術運用到了航空母體。
第二個階段,以計算機控制的黑匣子(SAGE)為代表,防空系統開始向自動化和實時化的方向邁進。
最後是現在的階段,防空系統實現了與其他系統的聯合,不僅能夠全方位地覆蓋自身領空,還能夠具備跨領域的作戰能力。
換句話來說,這些防空導彈和防空系統都是在1950年之後才發展起來的。
低空防空導彈更是到1960年之後才發展起來。
現在是1949年底(建國那段就跳過了勿噴)。
也就是說,江晨研製的毒刺單兵防空導彈是領先世界的。
江晨:“這款是低空單兵防空導彈,可以進行三千米以下有效的打擊!”
周正國插一句道:“是啊,周主任,趙部長,這是一個試驗品……”
“試驗品?”
“是的,?在研製高射炮的時候研發出來的!”江晨簡單的解釋:“它只是一個過渡產品!”
“等我們搭建好雷達和防空體系之後,咱們的領空可不是誰想來就來的!”
周主任:“這種事情急不來,飯得一口一口的吃,路得一步步的走!”
“腳踏實地最重要!”
周主任還不知道,江晨已經造出了火控雷達和59式高射炮。
兩者便可以組建一個簡單的防空體系。
不說無堅不摧,但對付光頭的部隊,那也是綽綽有餘!
趙部長:“對了,高射炮已經量產了嗎?”
周正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