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被判滅九族時,家中親屬為何不逃跑?其實選擇逃的人才真的蠢(第2/3 頁)
車裡面就那麼大的地方,想要藏人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即便是有暗格,守城的官兵發現不對勁也會著重檢視的。
就算順利出了城,那接下來的日子該怎麼過呢?
想要馬一直趕路,那就要讓它吃飽,可是逃亡的人身上根本帶不了多少乾糧。
人還不夠吃,哪能給馬吃。
這個時候就算手裡有錢也沒地方買吃的。
若是逃到了荒郊野嶺,根本不會有賣東西的攤子,若是有賣吃的地方,一定會有人,這時候想不被人發現都難。
若是不用馬匹和馬車,光靠步行是很難跑遠的。
每個人的體力都是有限的,在高壓環境下本來就沒什麼精力,長途跋涉只會讓身體雪上加霜。
即便是硬撐著逃了一段路,那中途也很可能沒命。
而且逃亡的時候若是一個人或許還方便些,可若是拖家帶口的,不用出城就被發現了。
在影視作品中看到這類情節的時候我們都會聽到一句話。
“坦白從寬,抗拒從嚴。”
若是認罪伏法,可能頂多就是被用毒酒、匕首或者白綾賜死,但若是逃跑,直接罪加一等,說不定最後連個全屍也留不下來。
況且古代人與生俱來的思想就是天子最大,一旦皇帝降罪,他們不僅不敢逃,甚至還得“謝主隆恩”。
株連九族中的九族指什麼?
很多古裝劇裡都會出現“株連九族”這個詞,但是這九族究竟是哪九族很多人都搞不清楚。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其中流傳最廣的說法就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合為九族”。
但也有史料記載,“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孫。自子孫,至玄曾。乃九族,人之倫。”
簡而言之就是從“高祖”到“曾祖、祖父、父親、己身、子、孫、曾孫、玄孫”。
除了這兩種說法,古代民間還流傳著一種說法,如圖所示。
上到白髮老人,下到襁褓嬰兒,一般被株連九族的都不能倖免。
在隋朝時期就有一樁株連九族的案子。
臣子楊玄感造反沒成功,反被隋煬帝拿下並株連九族。
據說當時的聖旨是這麼寫的。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禮部尚書楊玄感起兵造反,大逆不道。按大隋律法,自楊玄感一族至楊氏九族,男的一律斬首示眾,女的罰沒為奴,流放邊關,欽此!”
至於罪魁禍首楊玄感,更是被五馬分屍,即便他死了屍體也沒有得以安息。
據傳楊玄感的屍體在暴曬後被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燒了。
其實站在古代帝王的角度,對於起兵造反的人株連九族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有句詩說得好:“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現代家裡有案底的人尚且不能考公,更別說古代造反的人了。
若真是讓他們的親眷有了喘息上臺的機會,估計會被殺個片甲不留。
這種隱患像皇帝這樣多疑的人自然是不會留的。
歷史上株連十族第一人
原本以為株連九族已經是很重的處罰了,但是沒想到明朝有一個大臣竟然被株連十族。
他就是明朝的文臣方孝孺。
當初朱棣坐上了皇位,為了名正言順,他在祭拜自己老爹的時候讓方孝孺這個在文臣中很有威望的人替自己宣讀聖旨。
結果誰知道方孝孺一心效忠前兩位皇帝,就是朱棣的老爹和侄子。
面對朱棣的要求,方孝孺不僅不遵從,甚至還對他破口大罵,並對他的老爹和侄子歌功頌德。
即便如此,剛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