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4/5 頁)
順流而下,
找尋她的方向,
卻見依稀彷彿,
她在水的中央……
這時,局辦公室江主任推門進來,說:“韓局長,地區商業局業務科的唐科長來了,中午您陪陪吧?”
韓立冬說:“我不大舒服。你告訴鄭副局長,讓他陪吧。”
江主任見韓立冬神色嚴肅,應了聲:“好。”又問,“那,先送您回家吧?唐科長正在我辦公室裡呢。碰上了,您又走不了了。”
韓立冬說:“不,你們先去縣招待所。我騎車子回家。”
韓立冬覺得挺奇怪,以往碰上的漂亮女子也有十個八個的,自己從沒動過心。上中專時的女同學小喬那年去鄉里找他,要在結婚前圓那個初戀的夢,還有灣岔鄉的那個女醫生桂枝為答謝他的關照要“還個賬”,他都沒答應。可今天一見玉兒,心卻不知怎的怦怦亂跳。韓立冬老琢磨著好像在什麼地方見過這個不尋常的女子。
1989年秋天,34歲的韓立冬被派到故道縣城西北邊的灣岔鄉任黨委書記。那個鄉在全縣17個鄉鎮排倒數第一,是出了名的窮鄉後進鄉。縣委組織部跟他談話時,開始他還有點兒猶豫。去個窮鄉,不花上三五年的工夫是脫不了貧的。雖說從六河鄉鄉長到灣岔鄉升成了一把手,可遠不如在縣裡當個副局長舒服。有心找個藉口不去,但韓立冬也明白,縣委讓去個窮鄉當第一把手,本身分量就不輕,這次經受不住考驗,以後的安排就得讓你坐冷板凳了。於是他連妻子於美華的意見都沒徵求,當即表示:“組織決定,堅決服從!”
第二天一早,韓立冬帶上簡單的鋪蓋卷和一些檔案書籍,乘上鄉里來接他的一輛破北京吉普車就去了灣岔。行李沒卸,就召集鄉黨委、鄉政府的領導開座談會,又找鄉機關直屬單位的幹部瞭解情況。然後,召集34個行政村的村幹部徵求意見。又在每個管區召集各村群眾代表座談。十幾天過去了,鄉里的情況也大體摸清楚了。突出的問題是不少村的領導班子“懶、軟、散、癱”,龍頭不行。農業生產上不去,水利設施無人修,還有三個村一直沒通上電。韓立冬想,抓班子建設,抓農副業生產都是慢活兒,一朝一夕難見成效,也不易在農村和縣城引起震動效應。思來想去,一邊籌劃整頓村班子,發展農村經濟,一邊先來了個小三部曲:即打井、上電、修路。他利用自己在縣城工作時間長,認識人多,關係多的有利條件,跑銀行,要貸款。再跑縣水利局,調來鑽機給幾十輩子吃苦水鹹水的五個村子打出了甜水井。跑縣電力公司,調來電工、電線、變壓器,給三個沒電的村上了高壓電。跑縣交通局,調來了推土機、攤鋪機、壓路機,先修通了縣城通鄉里的瀝青路,又著手修鄉通村裡的瀝青路。這麼一來,韓立冬的威信一下子樹了起來,幹部群眾一致反映,這個年輕書記相當棒。
之後,他又來了個大三部曲:抓班子、種梨樹、種糧棉。秋收秋種之後,他把鄉幹部分成了十幾個工作組,分頭到後進村去抓黨支部和村委會的改選和加強工作。他引導農民種菜養雞養牛養羊養魚,重點扶持栽種香梨。灣岔鄉以梨花寨村為中心,盛產又脆又甜又好看的香梨,已有幾百年的歷史。那梨個頭兒不大,每個在三兩左右,卻非常好吃。還有治療咽炎、氣管炎、肺病等症的功效。梨花寨四周十幾個村子,從來沒有得肺癌鼻咽癌的。1958年大躍進時,梨樹幾乎被砍伐個精光。“文革”前,農民又種了不少梨樹,但“文革”中發展不快。直到1978年之後,農民種梨樹的積極性才高了起來。十幾年過去,許多當年種的梨樹已到了盛果期,成了當地農民的一項重要的收入來源。韓立冬調查了一番,決心在種植培育推廣優質香梨上大做一番文章。為種梨的農戶搞好農藥、嫁接、管理等技術方面的服務,擴大種植面積,派出專人聯絡收梨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