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頁(第1/3 頁)
&ldo;你想幹什麼?&rdo;韓錚狠狠皺眉,聽得這聲音時,一愕,這才發現,自己竟不小心將心中的疑惑問了出來。
淳于冉難得的,淡淡的笑了,像極了韓錚從前見過的,野地裡盛放的薔薇,並不柔弱,而是堅韌帶刺,美極,艷極。
韓錚一時恍惚,聽得她淡淡笑道,&ldo;如都尉大人之前所言,裡應外合。&rdo;
&ldo;你到底是怎麼想的?便別賣關子了。&rdo;白敬武卻是等不得了,忙道。
&ldo;我說的是真的,裡應外合,將計就計。&rdo;淳于冉淡淡挑起眉梢,&ldo;既然他們埋伏了重兵,咱們便索性將他們這些重兵一鍋端了。&rdo;
&ldo;如何端?&rdo;韓錚皺眉問道,他們雖有準備,但就五千精兵,與南夏軍差了整一倍,而且,谷裡被困的,斷了糧,只怕都是精疲力盡,若只是谷口守著的那三千兵力,尚可勉力一試,但如今……韓錚真不知她到底是何處來的自信。
&ldo;阿冉,你該不會是以為……&rdo;白敬武卻是雙目一亮道。
淳于冉點頭,&ldo;不是以為,而是我確信困龍谷中兵力不只我們以為的五百。&rdo;
&ldo;你覺得馮子霖早前帶兵從襲陽關退了出來,便是躲在困龍谷中?&rdo;白敬武眼中冒出了熱切的光。
&ldo;否則呢?馮子霖既然從襲陽關中退了出來,卻是去了何處?一萬有餘的兵力,可算不得小數目,走到哪裡不會留下痕跡?為何我們的斥候卻沒有半點兒線索?而三哥為何明知是條死路,還是避進了困龍谷?馮子霖與三哥私交甚篤,他們或是早先定下的計劃,或是臨時通氣,都未可知。但這種種巧合加在一處,便必然有其深意。&rdo;淳于冉話語淡淡,但自帶著英氣的眉眼間,卻深斂著一抹從容不迫的自信。她對於她的推斷與計劃,都極有信心。
韓錚一方面覺得此刻的她,耀眼如斯,一方面卻是感嘆道,她可真敢想。
&ldo;本將承認,你的推斷很大膽,計劃也很是吸引人。可……推斷畢竟只是推斷,這麼大的決策,關乎這麼多將士的性命,本將不得不謹慎。&rdo;白敬武沉吟道。
&ldo;將軍之所以讓末將跟著,不就是因為末將敢想他人所不敢想麼?末將知道將軍的顧慮,當然,事關重大,將軍的顧慮,末將都可以理解。可是……這戰機稍縱即逝,延誤不得啊!&rdo;淳于冉一貫淡然的表情終於有了一絲裂痕,一邊說著,已是一邊跪了下去,&ldo;若是將軍果真不放心,末將願意隻身潛入谷中,探個究竟。&rdo;
&ldo;這太危險了,不可。&rdo;白敬武還未開口,韓錚便已堅決反對道。
白敬武輕瞥了一眼面有急色的韓錚,再望向淳于冉時,嘆息一聲,&ldo;阿冉先起來吧!此事……再讓本將想想!&rdo;
淳于冉站起身,面上不得不升起一絲失望,但軍令如山,她如今也只有聽從命令。
好在,她並沒有失望太久。帳外,突然響起了白敬武親衛的回稟聲,&ldo;將軍!馮將軍麾下熊副將求見。&rdo;
馮子霖麾下熊副將,匆匆而來,隨身攜帶的,還有一封馮子霖的親筆信。這位熊副將,據說已在困龍谷外藏匿,等著松陵大營的援兵已近五日。
而淳于冉方才所提的裡應外合之策,很快被白敬武拍板同意。趁著夜色,韓錚與淳于冉分兵兩頭,下去安排。
虎威軍中的精銳,果然不同凡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