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窮則穿插(第2/2 頁)
量的時間、體力和精力。這一步還只是牧民,出於日常生活、工作需要的民用訓練。
參考現代軍犬、警犬的培養,真正的戰馬訓練,要求更高,投入的物資、時間和人力成本,更是幾何倍數的增長。真不是隨便找條狗,就能當軍犬;隨便找匹健壯馬,就能當做戰馬上陣廝殺。
原本並不富裕的韃子,也沒能力把所有馬匹,都訓練成,能頂著箭雨石塊衝鋒陷陣的戰馬,只能用大量牧馬充當快速交通工具。
現在,那些普通牧馬受驚之後,很難短時間內控制,嚴重拖累了韃子的排程、組隊和攻擊。
確實有少量韃子的精銳騎兵,可以策馬斜行,走“之”字形路線,仰攻黃土嶺上面的民兵。
尤世勇的十幾個家丁,就用弓箭和標槍,從上往下猛烈回擊。同樣是對射,佔領制高點的家丁,肯定有優勢。
民兵選擇的塬梁茆至少都有一百多米高,騎馬衝刺的韃子,行進到半山腰處,就因為馬匹脫力、地形限制和黃土鬆軟,不得不減速慢行。
較大的馬身,就成為活靶子。有些居高臨下的民兵,甚至手拋鵝卵石,就能打跑戰馬。
都是農村的貧苦孩子,家裡沒錢供他們讀書和習武。但不要錢的黃泥巴和鵝卵石,可以隨便玩。
韃子頭領只能鳴金收兵,撤退到後方的安全距離重新整隊。
尤世勇不依不饒,帶領民兵沿著連綿不斷的塬梁茆,尋找合適地形,繼續迂迴跟蹤前進。只要距離和位置合適,就再來上幾輪天降隕石。
這些民兵和家丁都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熟悉地形地貌,又比羅圈腿的韃子,更擅長山地丘陵作戰。
敵人頭領實在沒有辦法了,乾脆帶領全部手下,徹底脫離戰場,躲得遠遠的。
按照事先約定,尤世勇必須想盡一切辦法,黏住並拖延韃子逃回臨時營地的時間。
他鼓勵民兵再接再厲,又前往韃子回撤的必經之路,繼續居高臨下,圍追堵截韃子,讓他們一時半會回不了臨時營地。
民兵在戰鬥間隙,分出少部分人,快速挖出地坑點燃篝火,讓大家輪流取暖休息。並把雪水化開,煮上熱騰騰的罐罐茶,再吃點乾糧補充體能。
喜歡明末榆林小衙內請大家收藏:(www.630zww.com)明末榆林小衙內【630中文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