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古法東坡肉(第2/3 頁)
:“這茴香豆,有什麼特殊之處?”
丁三石:“說不清楚,我只知道能提神,比咖啡好使。具體效果,你們吃一吃才能體會。”
他說得輕描淡寫,倆人可不會簡單聽,都捻起一顆送到嘴裡。
劉牆東接著問:“然後呢?”
“然後我就找來這啊。”
劉東在廚房裡邊看火邊做菜。東坡肉已經文火燉了兩個小時,到收關的階段,不用著急。
既然是做了東坡肉,他準備做另一道東坡魚來搭配。
選用肉嫩刺少的鮰魚,老少皆宜。去鱗去骨,斜刀切片,用蔥葉和酒簡單去腥。
再用新鮮黃瓜打底,鋪上魚肉,做好形狀。
精選四川眉山的醬菜,泡子姜去腥、泡豇豆調味、酸蘿蔔爽口,最後用黑豬肉丁爆出油脂香味。
蒸上一蒸,就可以上菜了。
饒是外面三位已經調高了期待值,看到這條嫩白細膩,色彩分明的東坡魚,也忍不住被鮮香酸辣的味道引得直流口水。
“請先用。”劉東奉上米飯,又回了廚房。
魚肉的鮮嫩,泡菜的酸和辣,微妙融合在一起,刺激人的味蕾。
“嗯,妙啊。”馬伝吃過無數次的東坡魚,不得不說,這一次吃的稱得上最佳。
劉牆東吃得兩眼放光,鮮嫩的魚肉和酸辣的配菜,吃得人心情舒暢,渾身輕鬆。小老弟不止是有一手,明明是身懷絕技。
兩三分鐘,劉東又送上來青椒肉絲。這道菜更為下飯,對肉食愛好者,吸引力更大。
,!
“怎麼樣,用的是我豬場產的黑豬,這味道,可稱之為天下一絕。”
馬伝毫不客氣的戳他:“明明是劉東廚藝好,這條魚做得不比肉差。”
劉牆東:“好吃,都好吃,劉東這手藝,不可思議。”
又道:“酒呢,好菜配好酒。”
劉東探頭出來:“東哥,沒備酒。”
“唉,該拿兩提洋河大麴來的。”劉牆東用力拍大腿。
馬伝對酒看得清淡,端起果汁:“美食在前,無酒也歡,果汁也是佳釀,走一個。”
三人舉杯。
“劉東,蘋果汁再來一杯。”
劉東只等最後這道菜,東坡肉。
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這首蘇軾的豬肉頌,已經完整的說明了宋時大文豪是如何製作這道菜的。
文火,慢慢熬燉,水越少越好,耐心一點,等火候到時,自然美味。
火候和細心是這道菜的關鍵。劉東用了蘇軾當時所在黃州,也就是現在湖北黃岡的黑毛豬,中段五花肉,炙烤拍打併加入黃酒生薑去腥。
切大塊,然後鋪上少許青蔥和眉山野外的元修菜,直接放入罐中,依然是黃酒和少許醬油,一勺蜂蜜,文火慢燉。
現在時間剛剛好,劉東滅火,靜待。掀開蓋子,一股醇厚的肉香,迅速瀰漫了整間屋子。
“香。”
“真香。”
劉東端上最後這道菜,大塊東坡肉,直接一分為四。連他自己,一人一塊,一塊就是一碗。
濃香撲鼻。沒有加醬料,除了少許醬油,沒有其他調味料,所以色澤偏白。
只有最後那一勺蜂蜜,給添了層淡淡的金黃色。
丁三石最先下手,一筷子下去,直接通透。夾上一塊,送入嘴中。
肥而不膩,香糯可口,這是東坡肉該有的特性。
然而這塊東坡肉,肉的醇香,彷彿被牢牢鎖死在這小方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