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頁(第2/2 頁)
加上曹操原有的兵力,幾乎達到了五十萬,規模是空前的。
曹操把這些軍隊稍微訓練了一下,對外號稱&ldo;百萬&rdo;,再次駐紮於官渡,準備與袁斌決戰。
而擁有冀、青、幽三州的袁斌,他的常備兵力是十萬左右(徐州的友軍不算)。袁斌當初在鄴城,試圖營建當時大漢或者世界最大的文化機構―――&ldo;鄴城三臺&rdo;。袁斌對三臺傾注了大量的心血,這些心血沒有白費。鄴城三臺源源不絕地為袁斌提供了相當數量地文官、武將、醫生、工匠以及大量的先進科技和生產技術。
袁斌的想法是利用手中的優勢資源―――&ldo;先進的科技&rdo;(相對於其他勢力和當時世界),來打造一隻高、精、尖的精銳部隊(猶如後世的美國大兵,但個人素質要稍有過之,不會離開了武器,就不能打仗了)。在袁斌指導下的工匠已經熟練掌握了&ldo;灌鋼法&rdo;(最早見於東漢末年王粲(177‐217)的《刀銘》)和&ldo;炒鋼法&rdo;(最早見於東漢《太平經》卷七十二,也叫&ldo;百鍊鋼&rdo;),能透過這兩種方法得到鋼製器具(關於怎麼煉製鋼鐵,任何一本架空歷史小說中都有詳細的介紹,此處就從略了)。原來歷史上曹操的兩把寶劍&ldo;倚天&rdo;、&ldo;青釭&rdo;;五把寶刀&ldo;百辟刀&rdo;,應該都是鋼製品,因此才能削鐵如泥。而在當時的三國時期,鐵製品也才算是剛剛普及,有的地方還在用銅製品、石製品甚至木製品,更不用說鋼製品這種高階地冶鍊金屬工具了。在冷兵器時代,精良的裝備就意味著戰爭的勝利,雖然打戰的時候,好的兵器不是萬能的,但沒有好的兵器是萬萬不能的。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