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傳功(第1/2 頁)
武當玉虛宮。
顧長松正帶著四位弟子朝老道士李天一下跪行禮。
老道士悠悠一嘆道:“都起來吧,我武當為保中原正統,護天下百姓,積極抗胡,今日當有此一劫。”
顧長松神色淡然,沉聲道:“所幸師叔祖早有安排,孫師兄已帶著門下弟子,在南邊選好道場,我武當傳承不至於就此滅絕。”
老道士點點頭道:“後事我早已交待清楚,只是可惜了你和你門下這幾位弟子。”
顧長松淡然一笑道:“為師門殉派,死得其所,何言可惜,弟子可惜的是不曾出手,效仿幾位師兄弟,擊殺胡虜!今日正如願以償,師叔祖自去,待我與幾位小徒安排完畢,便下山與那鎮南王一會。”
老道士嘆息一聲不再多言,出門而去。
四位師兄弟神色慼慼,聽完師尊與祖師的對話,已然明白了一些事情。
顧長松對幾位弟子說道:“不是有意瞞著你們,只是怕你們年少,把不住嘴門,為我武當招來禍患,不料今日卻是劫難已至。也罷,為師便將所有事情告之你們,也好叫你們死個明白。”
四位弟子相互對視一眼,心中竟是沒有絲毫恐懼之感。
顧長松振振心神,沉聲說道:“北燕被滅,大寧南遷,中原百姓慘遭胡虜蹂躪屠殺。師叔祖,便是你們剛才所見老道士,正是武當碩果僅存的大天師李天一,那時他剛從海外遊歷歸來,見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便力主抗胡。”
四人全神貫注,聽著師父為他們娓娓道來。
“寧王率兵渡江而來,為奪襄樊苦戰數日,師叔祖便親自出手暗殺了坐鎮襄樊的東胡前任鎮南王,助寧王成功奪回襄樊重鎮。”
“師叔祖在外遊歷多年,天下人就不聞其名,皆是以為他早已離世,殺掉鎮南王之後,也無人知曉是他所為。但是他還是擔心被東胡發覺,便派了你們師伯孫玄敬帶著眾多弟子,以及門內典籍南下,重建武當。”
大師兄肖硯出聲道:“原來如此,徒兒當時只以為他們是奉了師尊之命南下,沒想到是太師叔祖的安排。”
顧長松點點頭道:“不止於此,前年東胡國王準備大舉興兵南下,卻突然之間一夜暴斃,以至於東胡內亂,無力南下,也是師叔祖的手筆。”
四人恍然大悟,俱是與有榮焉。
“如今武當人丁不興,只餘我掌門一脈,除了南下的孫師伯一脈,其餘人皆是被派往各處抗胡義軍之中了,淮上的谷小哥兒,秦嶺的劉將軍,軍中皆有我武當弟子的身影,或貼身保衛,或上陣殺敵。”
大師兄與幾位師弟對視一眼,皆是慚愧不已,同門師兄弟們在戰場斬殺胡虜之時,他們卻在此處飲酒高歌,嬉戲打鬧。
顧長松輕嘆一聲,繼續說道:“為師身為武當掌門,自是不可輕離,只是連累了你們幾個,今日怕是要跟著我為師門獻身了。
三師兄笑道:“師父這是說的什麼話,身為武當弟子,連這點覺悟都沒有嗎?”
二師兄也說道:“師父,事情既已說清,這便帶著我們下山與他們一會吧!”
四師弟笑道:“幾位師兄和我早就想著要揚名天下了,小師弟一上山,便急不可耐的尋他為我們作詩。今日正好下山殺盡胡虜,得償夙願,讓天下人知曉我武當弟子的威名!“
顧長松看著幾位得意弟子,眼含淚光,心中感動不已。
顧長松正正衣冠,理理思緒,大手一揮,大笑道:“徒兒們,這便隨為師下山破虜!”
李旭此時已被老道士帶著,正返回天柱峰,身後跟著蘇家姐妹二人,于謙幾人被留在了逍遙谷。
蘇家姐妹輕功不俗,登上絕壁並沒有費什麼功夫。
上得山頂之後,老道士對二女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