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槓(第1/3 頁)
這一句,乍一聽之下,似乎比問朱樉的問題還要簡單。無非是答“富和貴,是人人都想追求的。”看著字面意思就能釋義。
然而,其中其實暗藏著一個陷阱。若是單按這句翻譯,是不符合程朱理學的道德準則的。
這個題目,出自《論語·里仁篇。“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簡單翻譯,就是每個人都想得到富貴,但如果不能透過正當途徑得來,君子是不會安享的。每個人都想擺脫貧賤,但不能以正道脫貧的話,君子不會追求的。
其真正的意思是在後半句,“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只說前半句的話,就是為貪婪做辯護,是大逆不道!
耳聽身後朱肅站了起來,果然是按字面作答:“這有何難,這句的意思是:‘富和貴,是人人都想追求的。’”
朱棡大急,在老朱的注視下,他本不敢開口,卻又實在擔心弟弟惹父皇大怒。
“不對,不對。下面!”朱老三頂著壓力,悄聲提醒。
“下面?什麼下面?”朱肅一愣。低聲回應道。
他低了低頭,下面沒問題啊,拉鍊沒開。話說這衣服也沒拉鍊啊。
老朱如何看不到他兩的互動,臉更黑了,不悅的“哼”了一聲。宋濂亦搖頭道:“五皇子雖言中其表,卻未見其裡。”
“希直,你來答。”
“是。”那儒衫少年謙恭上前,先朝皇帝朱元璋一禮,而後再團團一輯,年紀雖輕,卻是無可挑剔。
“此文出自《里仁篇。雖講富貴,實際卻是在言“德”。”
“聖人的本意,在後半的‘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此語,亦與程子、朱子的‘存天理,滅人慾’相合。”
“唯有儲存心中本具的天理,消滅人的私有慾望,方能得其所德。這才是聖人此言的真意。”
“大善。”宋濂聽得搖頭晃腦,如飲醇酒,滿意的不能再滿意了。“五殿下,你以為如何?”
“問我嗎?”朱肅微微一笑。
“我以為,大善個屁!”朱老五語不驚人死不休。
宋老頭臉上一黑,連帶著老朱和朱標,都一副驚怒的模樣。朱棡更是嚇壞了,低聲斥道:“老五,別說胡話!”
沒見老爹坐在上邊麼。要是他氣上頭了,當眾脫了靴子打你屁股,你還要不要做人了?
朱樉更是震驚的看著朱肅,歎服道:“不愧是寫出‘掄語’的男人。”
“敢在爹面前說粗話,太勇了!”
“你可少說兩句吧,平白給老五招禍!”朱棡轉頭低斥二哥兩句,見老朱虎目轉盯著自己,忙惶恐的低下頭。
“五殿下,汝乃皇室貴胄,怎能說出此等粗鄙之語!”宋夫子顫著手指著朱肅。
“措辭可能是激進了些,意思表達到位就行。”朱肅說道。心裡也有些懊悔,在網上噴槓精噴多了,一不小心說順嘴了。
他忙繼續開口,期望把老朱的注意力轉移過去。
“孔聖人是說過‘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但我遍讀全文,卻並沒有找到什麼要‘滅人慾’的地方。”
“反而孔聖開頭就說,‘富與貴人之所欲也’。說明孔夫子他也認為,這些慾望是正常的。”
“人皆有慾望,若是無慾無求,還算什麼人呢?又如何能從這句話中,扯到什麼‘存天理,滅人慾’上面去!”
不等宋濂反應,朱肅便將矛頭對準了那個少年儒生。
“依我看,這位兄弟對於孔聖人這句話,也沒什麼高深的見解。不過是按著程朱的標準,照本宣科罷了。”
“他所說盡是程朱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