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第2/2 頁)
小插曲之後,
繼續當他的科隆市長。
這時,他已在科隆市小有威望。
科隆之王
由於阿登納在1917 年水兵鬧科隆事件中表現出來的鎮定,也由於他為維
護科隆社會穩定所作出的種種努力,阿登納的聲譽鵲起。
接下來的日子阿登納成了科隆炙手可熱的政治人物,一大堆各種名目的
頭銜在等著他:他先被選為萊茵省代表會議議員;從1918 年開始,他又擔任
了萊茵省省委員會主席,同時還兼任科隆市代表會議第二主席;接著1920
年,阿登納開始擔任普魯士議長,後一職務是全國性的。他在科隆的政績使
他飲譽國內政壇。
在阿登納成為科隆市長的最初幾年裡,整個德國社會仍舊處於一遍動盪
與混亂之中。戰爭失敗了,帝國崩潰了,人們民族自信心也被戰爭帶走了。
戰後的世界在德國人眼裡完全變了樣,凡爾賽條約給每一個德國人心裡蒙上
了屈辱的陰影。為了讓科隆振作起來,阿登納盡了全力。為繁榮科隆經濟,
阿登納主持在萊茵河畔新建了一個大噸位的船舶碼頭,擴大科隆港的吞吐
量,加強科隆水陸交通樞紐的地位。接著,他否決了使城鄉分離的議案,堅
持鄉鎮合併,以利於經濟管理與發展。考慮到和平建設人才的需要,阿登納
在科隆重新辦起一所大學,培養工程建設人才。同時,他還制定了吸引外資
的計劃,鼓勵外資企業在科隆建廠。當美國福特公司在科隆設立德國分公司
之時,阿登納親自去主持了剪綵儀式。
1923 年的魯爾危機使得德國戰後的通貨膨脹升至頂峰。德國馬克的國際
外匯比價從1919 年的1 美元兌8.9 馬克狂跌至1923 年11 月15 日的1:4.2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