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第1/4 頁)
如果她是大伯母、二伯母或者嫡母這種能管著自己小院子的,那也無非是找個勉強過得去的理由,比方&ldo;打了東西&rdo;,&ldo;樣子看著蠢笨&rdo;,又或者&ldo;不會說話&rdo;這種也就罷了。
如果她是像顧七巧一樣的嫡女,也就是在親媽面前撒個嬌,這丫鬟第二天就看不見了。
但是上面這幾樣她一個都不沾。
所以打發木靜,就得好好想一想了。
不能把自己牽連進去,不能顯得自己沒道理,還不能叫人說出話來將木靜留下。
不過說到底,就是尋她一個錯。
顧九曦一邊抄著二伯母送來的女戒,一邊看著在屋裡伺候的木靜,心裡有了主意。
國公府到顧九曦這一輩,已經是第四代。家裡不少家生的奴婢,也有跟著當家主母們陪嫁過來的,跟顧家原本的下人們成了家,漸漸混在一起。
但是不管怎麼樣,這些人都是有派系的。
單單看她們的父母,就能看出來這人是誰的。
像她的嫡姐顧七巧,屋裡幾個伺候的丫鬟都是嫡母陪嫁的人家生的,身契牢牢握在嫡母手裡,伺候顧七巧不可謂不賣力。
顧九曦的姨娘本身就是家生的奴婢,所以她們屋裡的人都是上頭派下來的。
顧家是個大家族,家裡的下人,還有田莊上的人,加起來怕是有四位數,甄選丫鬟小廝,特別是伺候姑娘少爺們的,也有自己的流程。
每年春天,田莊上都會送來一批八九歲的丫頭小子,跟府裡家生的一起被帶到王嬤嬤身前,先挑出來身體健康,五官端正的留下。
之後便是教她們做精細活,能端茶倒水不灑出來的,口齒伶俐不磕巴的,女的去學刺繡算帳,男的去學讀書習字,等到過了十二歲,才能去姑娘少爺面前伺候。
不過也有例外。
比方祖母身邊的錢嬤嬤,她的小孫子六歲就開始習字,不出意外,這便是下一個大管家了。
還有王嬤嬤的女兒,從小在大姑娘身邊,陪著大姑娘一起長大,之後又隨著她一起嫁到姑爺家裡,現如今做了管家婆子,是大姑娘面前最最得用的一個。
至於木靜……她是正兒八經從田莊裡上來的。
換句話說,沒根基。
先是王嬤嬤挑過一輪,又經祖母分配到三房,再由嫡母分到她姨娘屋裡,算起來一共過了三手。
前面顧九曦一直覺得木靜是嫡母的人,現在回想了一遍她的經歷,越發的肯定了。
要說祖母要在她身邊安插人,斷斷不是這個做法。祖母要安插人都是光明正大的,直接說將身邊的丫鬟撥過來伺候孫女兒,這個理由誰都挑不出刺來。況且木靜進來的時候只有十二歲,祖母除非閒到發慌了,才會找這麼一個小丫鬟。
想明白這一點,顧九曦越發的氣定神閒了。
打發丫鬟走,有陰謀陽謀可以用,上輩子她在宮裡見得多,也用得多。
比方故意讓宮女在上風口守夜,吹上一夜的風,多半是要生病的,宮裡可沒給生病的宮女看病這一條,就只能抬去小黑屋裡等著了。
病好了就去掃冷宮,要是病不好了……糙蓆子捲了扔到化人爐裡燒了算完事。
至於對待木靜……顧九曦看見她就想起上輩子的遭遇來,她跟姨娘所有的痛苦,都是由她開的頭,都是因為她這個吃裡扒外的東西!
所以顧九曦打算簡單粗暴的把她趕出去,好好的給自己出一口氣!
顧九曦笑了笑,抬頭道:&ldo;木靜,你來看看我這個字寫得好不好?&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