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機緣(第1/4 頁)
由於室內空間狹小雜物又多,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所以劉寒鋒只得半蹲著身子雙手託著木盒放到膝蓋上檢視。
拂去灰塵,開啟木盒的瞬間,映入眼簾的一物,讓劉寒鋒大喜過望,此物不是其他,正是尋找良久的丹鼎。
拎出丹鼎仔細看來,更是讓劉寒鋒驚喜倍增,尋常丹鼎,劉寒鋒自忖也見過不少,或金或銀、或銅或鐵,倒是也有天外玄鐵造就的,但無一例外的是色澤單一,份量很足。
然此鼎卻是五色呼應,陰陽相成,雖說不出什麼材質,但重量卻比尋常丹鼎要輕上許多,且此鼎造型獨特,底部雖為三足,鼎身也較為狹窄,但鼎口卻有五種不同的神獸交相對應,再往上還覆著一隻如意寶蓋。
不論色澤質地,單是這五種神獸裝飾,劉寒鋒便已是聞所未聞,非龍非鳳、非虎非鹿,但每一隻又都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就好像在這世間真實存在一般。
轉了一圈後又發現,鼎身縱向的羅列著幾個上古文字,上書:混元五氣鼎。
上古文字固然難懂,但萬變不離其形,此類文字對凡人來說,也許略顯晦澀,但對修士來說,卻是如數家珍。
由於修士所參功法,多以上古演變傳承下來居多,故而學習古文對修士來說是一項必備的技藝,而上清門做為天府洲東部第一的修真仙門,自然也對上古文字多有涉獵。
古文大多種類繁多,有的一個字甚至能衍生出幾十上百種寫法,但這一弊端,在元皇景洪統一乾罡之後,就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的縮減,各洲所用文字也大致的演變成了六種。
“混元五氣鼎?也未曾聽聞有這號寶鼎啊?不過看名號倒是響亮的緊,不管了,聊勝於無,把這鼎給他送去,也不算食言!”劉寒鋒一邊收起寶鼎放入乾坤袋,一邊自說自話道。
收起寶鼎過後,劉寒鋒又將底下那方木盒拿起來看,這一看更是讓其兩眼放光,心神激盪。
只見木盒正中放置著一捆卷軸,卷軸通體青白,質地細膩,開卷處預留妙筆道:《上清諸天卅六秘法》。
強壓心中喜悅,劉寒鋒小心翼翼的將木盒放到一旁,雙手緩慢的拿起卷軸伸展開來,不由得心中大驚。
非是驚於自己機緣滔天,能在這等地方尋得不世秘法,而是驚於上述妙法,皆為法術。
功法和法術,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概念,強說對比的話,只能說是山頂與天的距離,之所以說是山頂與天的距離,其實是夾雜了凡塵武夫在內。
凡夫武藝練到極致,也不過是到得了山腰,修士功法練到極致,也不過是到得了山頂,而法術,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終極奧義,山外高山,天外高天。
大多數修士,苦修一世、窮極一生,都未必能練就七八個法術,而這小小的一捆卷軸之上,卻整整齊齊的羅列著三十六路妙法,不可謂不是鴻運齊天。
只見卷軸上密密麻麻的寫滿了燙金密語,雖然字型緊湊,但排列順序卻是一絲不苟,法術名稱在上,真言在下,指訣再下,字字珠璣。
開卷第一種法術便讓劉寒鋒目不轉睛的生起了濃重的興趣,此法名為:五雷轟天,這是一種不需要焚符便能施展的雷法,相較於修士焚符召請的天雷更為準確,威力也更加巨大,且收放自如,練至大成,可撼天地。
第二種:元神出竅,人有三魂七魄,練生真我元神,元神和魂魄的關係就好比大人和小孩兒一般,而肉身就屬家庭,大人離開家庭尚可生存,小孩兒離開家庭非死即傷,雖然有所差別,但本質上也算是異曲同工,只不過元神較魂魄更加精純,屬於練而後生,當元神練至一定境界,便可脫離肉身,周遊天地,練至大成後,更能存而不滅,另闢棲身。
第三種:移山動嶽,世間山嶽大多暗合自然規律的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