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5 章 海捕公文(第1/3 頁)
至此之後,吳蔚每逢望日,朔日的大集,就會到市集上走一遭。
好在此時地裡的農活已無需耕牛,只等著莊稼長成抽穗,靜待秋收了,是以牛車並不難借。
而吳蔚每次都提前幾日沿街詢問,誰家的鐵鍋,或是農具要拿到鐵匠鋪上修理的,她便統一收走幫忙拿到成記鐵匠鋪去,修好的鐵器下次大集時吳蔚再幫忙捎回來,而且是分文不取,拿回來的單子也都蓋了成記鐵匠鋪的印章,補了多少料,要了多少工費,記得清清楚楚,拿回來的鐵器往秤上一擱,分量只多不少。
再加上繡娘那一手十里八村也難尋覓的繡工,但凡誰家遇上個什麼喜事,需要置辦新衣裳,新鋪蓋的,村裡的女人們大都會拿著繡樣去繡娘那裡請教。
吳蔚也會接一些代寫書信的活兒,酬勞往往是一小袋粗糧,或者一筐頂花帶刺的新鮮蔬菜,偶爾也有送肉的。起初吳蔚無論如何也不肯收,耐不住村民們的熱情,便適當收了一些,即便如此也把那些來訪的村民們樂的夠嗆,這價錢可比老秀才那邊的低多了,至於字好不好看的,他們也不太懂。
在這個時代,讀書是一件很費銀子的事兒,清廬縣並不是什麼富庶的縣,張家村的文盲率很高,村裡頭能認字多到可以寫信的,除了老秀才和赴京趕考的張成,那就剩下里正和私塾裡的先生們了,這些人要麼不好勞煩,要麼十分“愛惜墨寶”,可不是輕易能請動的,如今多了一個吳蔚,心地善良又好說話,哪怕拿一筐自家地裡的摘的菜過去她也願意幫忙,村民們自然高興。
漸漸地,吳蔚和繡娘在張家村的人緣直線上升,經常能收到同村人不惜遠路加登山也要送過來的,淳樸的饋贈。
柳一娘子聽說後,徹底放了心,在家裡安心養胎了。
這期間柳家那一家四口倒是來了張家村幾趟,藉著探望一女兒的名頭,兩手空空的來,滿載而歸的走。不過也僅限於此了,每當他們興起要去“探望”繡孃的念頭,要麼被柳一娘子強留到暮色四合沒功夫去,要麼就被張家村的村民們以各種名頭截下。
如此又過了幾個月,柳一娘子的身子越發沉了,不好再見客,張老夫人對此非常重視,親自去找了縣裡最好的穩婆,交了定銀,約了日子,請那穩婆提前幾天住到家裡來,這之後柳家人也就沒再登門。
吳蔚已去過成記鐵匠鋪七八趟,自從留下那一封信後,東方瑞再無音信,也沒有任何命令傳來,吳蔚只當是古代的通訊落後,自是樂得清閒。
這日,吳蔚和繡娘正在後山的吊床上納涼,一人手裡拿著一根從自家菜地裡摘的黃瓜,陽光從樹蔭中透出些許,耳邊傳來陣陣蟲鳴,好不愜意。
這個時空的氣候比吳蔚所在的藍星極端,冬天要比藍星同緯度低五到十度,夏天也要熱上這麼多。
繡娘還好,吳蔚卻實在難以承受如此高溫,偏偏還要穿著長衣長袖。
此刻,吳蔚懨懨地躺在吊床上,連搖都懶得搖一下,頭上貼著溼布,一手捏著黃瓜
,
另一隻手隨意垂下,
蒲扇就扣在胸口。
繡娘見了,再次拿下貼在吳蔚頭上的淨布,到溪邊去重新洗過,給吳蔚擦去臉上的汗,疊好了再次貼在額頭上。
繡娘滿眼心疼,道:“可有好些了?”繡娘也沒想到蔚蔚會如此苦夏,自打夏日來臨,吳蔚的胃口小了,不愛動了,還一宿一宿的睡不著。
吳蔚輕哼一聲,有氣無力地答道:“感覺快中暑了,我想泡在水裡。”
“那……咱們回家去吧,你到淨室去衝個涼,咱們回屋待著,也別穿這麼多了,反正也沒外人。”
吳蔚又發出一聲辛苦難捱的輕哼,坐起身,慢吞吞地下了吊床,一人朝著家的方向走去。
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