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第1/2 頁)
忙過午時,幾人才有時間吃飯。
一共做了四菜一湯,兩葷兩素,葷菜是香菇炒肉、乾煸裡脊;素菜是火爆大頭菜,酸辣土豆絲;湯是排骨山藥湯。
王仁邊吃菜邊道:「哥夫,那日鎮上來的幾個掌櫃看見我和沈霖的喜服,這幾日就問我那料子是在哪裡買的,想託我買幾匹。我知道那棉布是大哥你自己染的,怕你有其他想法,就暫時沒說。」
沈墨也道:「村裡有幾個要出嫁的姑娘也問過我多少一尺,在哪買的。」
周景想了想道:「從前我一門心思尋思著做熟食生意倒是把這個更賺錢的給忘了。現在既然有這麼多人喜歡,所幸咱們做這個。」
沈墨疑惑道:「咱們要做布匹生意?要織布?」
周景搖頭:「非也,雖是布匹生意,但咱們不織布,只負責染布。織布要種麻養蠶,又要繅絲織布非常複雜,這一系列下來恐怕要到明年。再者咱們也沒那麼多人手,不如直接就從村裡的散戶手裡收布,咱們只負責染,染成了可賣布料,也可做成成衣銷售。」
沈霖突然問道:「你怎麼會染布?咱們村裡可沒人會這種手藝。」
沈墨唬得連忙道:「你哥夫從書上看來的,本來沒當回事,這不趕上你成親,覺得那些紅色都不好看,就尋思著試試,結果這一試真成了,可書不知道丟哪去了。」
這是一個漏洞百出的謊言,可到底算是圓了過去,沒人在深究。
決定做染布生意後,周家就開始大肆招工,選址建廠。
為了不影響村裡人生活,廠址選擇在距離村裡十里遠的一處荒地,那裡土地並不肥沃,不適合種莊稼,用來建廠倒是最適合不過,離村裡近,一趟步行不過半個多時辰。
廠子佔地約五十平方丈,除卻建了供工人休息的臥房和餐房外,還另外建了六排廠房。
第一、二排廠房分為十個房間,每個房間熬煮一到兩種染色植物。
比如藍靛色系可用蓼藍、馬藍、吳藍等調色染出。黑色用足青、包頭青慄殼或蓮子殼加鐵砂煮染。大紅可用紅花或者烏梅,周景給沈墨染的紅布,就是用紅花調染的。鵝黃需要套染,可先用黃檗水染底色,再用藍靛水套染。茶褐可蓮子殼煮染,再用青礬染成。官綠用槐花煮染,再用藍靛套染,顏色深淺用明礬調節。天青在藍靛缸中染成淺藍色,再用蘇木水染成。
第三排廠房就是染色和印花。
煮好的染料水會有專人用小推車運來,這裡的工人就負責用事先雕刻好花樣的麻花板塗上石灰石,噴水塗染,然後在曬布架上曬乾。
第四排廠房是第二遍上色,有時候有些顏色只一遍染不出來想要的效果就需要進行二次塗染,甚至多次塗染都在這裡完成。
第五排廠房就是製作成衣的地方。每位工人負責不同的程式,一人一道,做完就給下一個人。
最後一排廠房是繡娘們刺繡的地方。整體的繡花圖樣繡娘們是看不見的,只能看到自己要繡的部分,一個房間的繡娘都是繡同一部位,繡好後交給專門的運送人員送到下一個房間,以此類推。
所有廠房和廠房之間,包括同一排廠房不同房間都是不可以亂串的,一旦被發現有工人去別的房間串門,不僅立刻攆回家還要賠償周家一筆巨額賠償,甚至根據情節嚴重可送到衙門裡問罪。
這些都是之前就和工人講清楚並要求籤下保密契約的。在那天周家鎮上鋪子開張的時候,村裡人都知道整個衙門的衙役都去給捧場了,沒人會質疑周景說送衙門問罪的話是嚇唬人。能和衙役們稱兄道弟的人,要問罪他們一個農家人,豈不是輕而易舉。
儘管周家制度嚴格,但分工明確,作息好,一時間不管村裡的還是外村的都趨之若鶩。
第5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