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八百斤!(第2/3 頁)
是莊稼,倒是又把我問住了!對了,那一日破城到底是何人所為啊?”
李景隆搖了搖頭:“好像只有陛下知道,我哪敢問!”
第一縷陽光照射在華蓋大殿的穹頂金瓦上。
大帝登基以來的第一次大朝會,宮門開啟,文武百官按照官職大小,排著隊依次進入。
朱高熾走在最後面,他這個身份其實該走在國公的後面,但是因為這些缸,朱高熾只能吊在隊伍的最後,文武百官雖然好奇,但是真沒有想到這些缸要和自己一起開大朝會。
天啊,和缸一起開大朝會,這簡直破天荒了。
大朝會其實就跟公司開會一樣,先總結一下過往的成績,接下來就開始步入正題,表彰環節。
不過大朝會的表彰是很大的,要先說什麼有表奏天,再才能表彰。
然後接下來的新的政令的商議,說是商議,其實這些東西在昨晚幾個國公已經商議好的。
今天僅僅是告訴諸位一下,走一下過場。
朝會上大帝的聲音如上天的神詆一樣,先是恢復了周王朱橚、齊王朱榑的爵位,改變了祖制,給了宗室更大的職位。
這是應有之義,朱棣需要宗室的支援。
再就是為了保證朝廷的穩定他建議先將諸邊塞王改封於內地,這是體制上的改革,說是往後再實行,現在暫且不動。
接下來就是政務的調整,解縉、黃淮入文淵閣,內閣智囊團由姚廣孝帶領,人數增加到七人。
說完這些大朝會的事兒基本就說完了,接下來就是給眾臣打強心針,展望未來和群臣表態,要如何治理好地方等等。
朱高熾聽了一上午,昏昏欲睡,可一到了這塊,他人就精神了,這個時候他知道要到自己上場了。
果然。
太監尖銳的嗓音在大殿裡迴盪:“世子有奏,請出列講呈!”
“兒臣拜見父皇!”
朱高熾的聲音有些哽咽,自建文二年開始到如今,他所知的父親和母親一切訊息,都是從書信上得知的。
因為身體的原因,他不能像二弟三弟一樣追隨左右,侍奉雙親,他只能呆在北平一日三驚,今天的大朝會是他三年以來的第一次看到父親。
朱棣也是這些年來頭一次看到自己的兒子,看著自己瘦了一大圈的兒子眼眶一紅,可現在是大朝會,朱棣吸了口氣:“講來!”
朱高熾快步到殿門外,揮了揮手,四十多位太監像傳菜員一樣,抱著大缸魚貫而入,群臣見狀趕緊讓開地方,一會會兒整個大殿被幾十口大缸給塞得滿滿的。
群臣只得往兩側退退,好讓出些空間。
朱棣知道這應該就是顧言信裡所講的土豆了,他還知道這土豆畝產預估有個三百斤左右。
但這些都是顧言的一言之詞,他並不是很相信,他常年在北平,農事也是懂一些,他所知他治下的一家百姓耕田三五十畝,畝收麥一石以上。
夏麥秋粟合起來還是兩石多一些,這些是一家子一年的口糧。
而且他自從聽說土豆這件事兒以後是一直擱在心上的,他昨日還跟黃淮聊過南方這邊的農事,南方這邊的稻米畝收兩石左右,摺合市制,畝產約三百斤出頭。
顧言開口就是三百斤,朱棣覺得顧言心中所說有些誇大。
轉念一想也就釋然,顧言還是個半大的孩子,而且初心是好的,不是那種溜鬚拍馬之徒。
不然也不能把大明寺的主持氣得那麼狠。
他就想,今天這土豆無論是三百斤還是二百斤,他就要幫顧言把這事圓過去,回去就把信件給燒了,不能讓這事兒成為顧言身上的一個汙點。
在朱高熾的指揮下,一太監不情願地把宮殿裡面敲鐘的銅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