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第3/5 頁)
“你這無底的破船兒,如何渡人?”
接引佛祖道:“我這船鴻蒙初判有聲名,幸我撐來不變更。有浪有風還自穩,無終無始樂昇平。六塵不染能歸一,萬劫安然自在行。無底船兒難過海,今來古往渡群生。”
劉晨笑道:“承盛意接引我們,唐三藏,上船去,他這船兒雖是無底,卻穩;縱有風浪,也不會翻。”
唐僧還自驚疑,劉晨叉著唐僧胳膊,往上一推。那唐僧踏不住腳,轂轆的跌在水裡,早被撐船人一把扯起,站在船上。
唐僧正抖衣服,垛鞋腳。劉晨在岸上道:“三藏,如今渡船已來,前路我便不再與你同去了,不過我會在暗中相護,待你功德圓滿,正果成佛之時,我會再來,到時候世界就會是另一番天地了!”說完,劉晨便隱身不見。
那唐僧來不及說話,就看不見劉晨了,只好唉聲嘆氣。而此時孫悟空引著豬八戒沙僧,牽馬挑擔,也上了船,都立在舟旱舟唐之上。
那接引佛祖也不停留,輕輕用力撐開,只見上溜頭泱下一個死屍。
唐僧見了大驚,孫悟空笑道:“師父莫怕,那個原來是你。”豬八戒也道:“是您是您!”沙僧拍著手也道:“師父!大師兄二師兄說得對啊!”那撐船的打著號子也說:“那是你!可賀可賀!”
接引佛祖撐著船,不一時穩穩當當的過了凌雲仙渡。唐僧才轉身,輕輕的跳上彼岸。有詩為證,詩曰:
脫卻胎胞骨肉身,相親相愛是元神。今朝行滿方成佛,洗淨當年六六塵。此誠所謂廣大智慧,登彼岸無極之法。
唐僧等上岸回頭,那無底船兒卻不知去向,唐僧嘆氣道:“哎!我這一路,多虧了師兄,可是如今幸成了正果脫了凡胎,師兄卻不見了!”
那孫悟空雖然是火眼金睛,卻也看不出劉晨隱身在旁暗笑。
師徒四人悲傷半天,無可奈何,之後繼續步上靈山。
劉晨也隱身而走,只見那雷音古剎:
頂摩霄漢中,根接須彌脈。巧峰排列,怪石參差。懸崖下瑤草琪花,曲徑旁紫芝香蕙。仙猿摘果入桃林,卻似火燒金;白鶴犧松立枝頭,渾如煙捧玉。綵鳳雙雙,青鸞對對。綵鳳雙雙,向日一鳴天下瑞;青鸞對對,迎風耀舞世間稀。又見那黃森森金瓦迭鴛鴦,明幌幌花磚鋪瑪瑙。東一行,西一行,盡都是蕊宮珠闕;南一帶,北一帶,看不了寶閣珍樓。天王殿上放霞光,護法堂前噴紫焰。浮屠塔顯,優缽花香、正是地勝疑天別,雲閒覺晝長。紅塵不到諸緣盡,萬劫無虧**堂。
眾人走上靈山之巔,又見青松林下列優婆,翠柏叢中排善士。唐僧就便施禮,慌得那優婆塞、優婆夷、比丘僧、比丘尼合掌道:“聖僧且休行禮,待見了牟尼,卻來相敘。”
孫悟空道:“師父,且去先拜上位者。”
那唐僧點點頭,直至雷音寺山門之外。四大金剛迎住道:“聖僧來也?”唐僧躬身道:“是弟子玄奘到了。”答畢就欲進門,金剛道:“聖僧少待,容稟過再進。”
那四個金剛其中一個轉山門報與二門上,說唐僧到了;二門上又傳入三門上,說唐僧到了;三山門內原是打供的神僧,聞得唐僧到時,急至大雄殿下,報與如來至尊釋迦牟尼文佛說:“朝聖僧到於寶山取經來了。”
如來佛大喜,即召聚八菩薩、四金剛、五百阿羅、三千揭諦、十一大曜、十八伽藍,兩行排列,卻傳金旨,召唐僧進。那裡邊,一層一節,欽依佛旨,叫:“聖僧進來。”
這唐僧循規蹈矩,同孫悟空、悟能、悟淨,牽馬挑擔,徑入山門。正是:當年奮志奉欽差,領牒辭王出玉階。清曉登山迎霧露,黃昏枕石臥雲霾。挑禪遠步三千水,飛錫長行萬里崖。念念在心求正果,今朝始得見如來。
劉晨也悄悄地到大雄寶殿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