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第1/2 頁)
「生活製片……我沒有經驗。」
何止是沒有經驗,在此之前,她甚至連這個名稱都沒聽過。
杜安說:「沒關係,很容易的,就是負責劇組的吃喝拉撒,比如說每天打電話聯絡劇組的盒飯供應商商定今天的菜餚,聯絡汽車公司今天幾點來車之類的,做一天就全都明白了。」
宋甄就像個木頭一樣僵在那裡,等了半天,杜安才看到她微微點了點頭。
「那好,接下來我們就來談一下你的薪酬吧……對了,這件事你和沈阿姨說過沒?」
「沒有。」宋甄一個字都不想多說。
杜安斟酌了一下,小心翼翼地說:「我覺得,你出去工作總歸不是件小事,怎麼也要和沈阿姨說一下的吧?」
「我自己會說的。」
宋甄的話語硬邦邦的。
杜安也不介意,繼續了下去,「好,那麼我們來談一下你的薪酬吧……」心中已經打定了主意,找個時間自己跟沈阿姨說一下。
第十一節:在路上
上次的會議很成功,現在劇組的一切都讓杜安很滿意,如果用管理的語言來描述,那就是:這個小企業已經上了軌道,運轉良好。
佈景和道具雖然名聲不顯,價格也便宜,但確實有他們的專業素養。他們絞盡腦汁,總算使得片場的佈置符合了杜安的要求,其中採用了的一些辦法讓杜安看了之後不得不感嘆確實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比如說那張讓杜安看著不順眼的行刑椅,道具只是包了層鐵皮,然後噴漆,作出了鐵鏽的效果,立刻使得這張椅子有了恐怖的意味。
諸如此類的小細節還有很多,處處體現了人民群眾智慧的卓越性。
而陳辛這位攝影師更讓杜安滿意:他總是能恰如其分的給到杜安滿意的構圖畫面,這點杜安就做不到了,他只會說——他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效果,可對於如何達到卻是一竅不通,而陳辛這樣的專業人員則知道。
這讓杜安非常愉快。
唯一的不愉快,大概就是演員那一塊了。
片中戲份最多的演員有三個:飾演外科醫生蔣偉的張家譯,飾演私家偵探韓生的朱雨晨,還有飾演警察孟河的張亦。張家譯還好,杜安這個門外漢也說不出具體的來,只是知道他的表演效果讓他還算滿意,可朱雨晨和張亦的問題就大了。
他們能表現出劇本里需要的情緒,可杜安總覺得這兩個人是在演戲。
他自己都被自己的這個想法逗笑了:他們本來就是在演戲啊。可他又知道,這種效果不是他要的,後來回憶了一下自己看過的那些相關書籍,又瞭解了一下兩人的相關情況,才總算找出了這兩個人的毛病所在。
他們的舞臺化模式太嚴重了。
張亦本來就是在話劇團工作的,今年剛出來,而朱雨晨呢?他原來是在中戲上學的,一畢業就被雪藏,然後就打了一年的官司,還沒接過戲,他之前所有的表演經驗,都是在班級自己排練的話劇上。
都只演過話劇,都是第一次拍電影,這毛病根源總算是找到了,但是又該怎麼解決呢?
杜安絞盡腦汁,歪門邪道的辦法試了個遍,總算找到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讓他們不要這麼認真地去演戲。
「我看這劇組要完。」
這是張亦聽到要求後,對朱雨晨說的話,這已經是他最近一段時間第三次說這種話了。
而朱雨晨也是一臉死相。
他們接受到的教育,從來都是告訴他們表演的時候要情緒飽滿,哪裡碰到過這種要求「隨便一點,馬馬虎虎應付應付,不要太認真」的導演?
不過導演最大,還能怎麼辦呢?特別是之前的一系列在他們看來雞毛蒜皮的舉措施行下去後,杜安在劇組的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