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第1/2 頁)
這家正經的主子,只有家裡的老爺太太,還要就是他們這些少爺小姐了。
葉尋芳出生比不上嫡出的兒子,但確實是正經的主子,這一點天底下沒有人能反駁。
而金氏是他的主母,雖然不是生養在她這裡,葉尋芳還是得聽人家的話,長大後也要象徵性地孝順人家,否則就是不孝。所以金氏教訓葉尋芳,葉尋芳也只能沉默著應著。
這時候不像現代,有什麼理由還能反駁一下,父母還通情達理。在古代,那你要是敢回嘴,人家一個嘴巴子過來,管你有沒有道理呢?
他們自然都覺得兒子天生該聽老子孃的話,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打你也就打你了,若要找人論理,只怕人家覺得你腦子有問題。
這其實是一種迂腐的道理,必定那些呆儒將道理讀傻了才會如此。但現如今,大部分人都是如此。
且想一想,古代連買賣自己的孩子都不犯法,郭巨為了能讓母親吃口好吃的,連兒子都埋得,還有什麼是迂腐人家做不出來的事情?
當然了,葉尋芳是個現代人,一切不過表面做樣子。他不回嘴的原因倒沒有考慮這麼長遠,主要這原主本來也就挺不會做人的。
小小年紀不學好,前不久跟著族裡的那些毛都沒長齊的小孩兒到處混,確實你給一個蛐蛐兒找楠木做棺材,這也太過分了些。
連家裡老爺去世都不一定有這個待遇,即便蛐蛐兒的棺材不大,邊角料剩下來的就能做個小棺材那也太誇張。
但最後原主也是沒有找到那木頭,用自己的積蓄,給那蛐蛐兒打了口銀棺材,埋到家裡後院樹根底下了。
之所以這麼珍愛那蛐蛐兒,還是因為那蛐蛐兒給他長臉,跟人鬥蛐蛐兒的時候從未輸過。
所以他成日裡跟個蟲子稱兄弟,全然沒了人樣兒。
葉尋芳即便不是原主,也替原主的行為感到丟人。真是太,紈絝了!
「太太說的是。」確實原主該罵,但他本人是不該罵的。
況且葉尋芳心裡明白,金氏這麼嚇唬他也不是真心為他好。不過是為了逞主母的威風罷了。
為什麼要這樣嚇唬他?原因很顯而易見,金氏想要給新姨娘一個下馬威。
然而葉尋芳覺得金氏這麼做有些多此一舉,畢竟陳姨娘原本就是葉家的丫頭,肯定早知道太太是個什麼樣兒的人了。
但金氏樂意這樣,他不好意思拆臺啊。於是隻好應和兩句,免得跟她對上,他身子這才剛好,可經不起被人磋磨。
葉尋芳身子弱,金氏打不得他,還可以罰他閉門思過。
惹了這娘們兒不高興,她自然多得是法兒懲治他。罰他抄寫經書,罰他的生母,總之法子多的很。
等聊過了他的事情,金氏又朝那老爺新娶陳姨娘看過去,她對陳姨娘沒多少好臉色。
也是了,即便不討厭,任誰都無法對一個跟自己搶丈夫的女人有好感的。
如今又不能隨便離婚,現代離婚再複雜,也比古代容易多了。
不能離婚,就導致一個女人一輩子只能守著一個男人,任他在外頭花天酒地,都得受著。
她無法怪罪丈夫的過錯,自然就只能怪罪跟她同樣的女人了。
人心裡若有氣兒,不撒出來是會瘋的。
而陳姨娘是個想要往上爬的女人,她這麼做是為了擺脫奴隸的身份,過更好的生活。
金氏這麼做的原因,估計陳姨娘自己心裡也都有數,大家都不是傻子,陳姨娘能夠在眾丫鬟中脫穎而出,自然有她的本事。
葉尋芳是個男的,在他眼裡,女人天生柔弱,加上在古代,他便對天下女子更多幾分憐憫之心。
所以他願意站在陳姨娘的立場想一想。撇開道德觀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