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第2/3 頁)
洲各國語言(英語除外)來說是他唯一講得還算可以的,而英國又不在歐洲原子能共同體之內。他搭乘一輛長途公共汽車前往目的地,乘客中有各色各樣的學生和遊客。窗外掠過的鄉野是蒙著塵土的南方蔥綠,更像加利利,而不像狄克斯坦幼時的&ldo;故鄉&rdo;埃塞克斯。他長大之後遍遊各國,像任何常客一樣隨意搭乘飛機,但記憶猶新的仍是英格蘭東部南臨大海、西部緊靠帕克湖地平線的那個時期。他還能記得,在他完成受戒禮及父親去世後,開始自認為成了男子漢的時候,那條地平線是如何突然退去的。那時,和他同齡的男孩子已經在碼頭上或者印刷廠謀到了工作,娶了當地的女孩,在離父母居所四分之一英里的地方找到房子,住了下來,他們的抱負就是餵養一條奪冠的獵犬,看著西漢姆聯隊贏得獎盃,並且買上一輛轎車。但是,年輕的納特卻琢磨著去加利福尼亞或者羅德西亞或者香港,當一名腦外科醫生或者考古學家,或者成為百萬富翁。一方面,他比大多數同齡人聰明;另一方面,對那些人,外語是怪異的外國話,更像是學校裡的代數課,而不是一種交流的方式。當然最主要的差別在於他是猶太人。狄克斯坦童稚時代的棋友哈利&iddot;切斯曼智力體力俱佳,而且腦子很快,但他自視是倫敦工人階級的一員,而且相信自己會永遠如此。狄克斯坦心中明白‐‐儘管他不記得有誰當真對他這樣說過‐‐猶太人無論在什麼地方出生,總能一路進入最好的大學,開創例如動畫這種新型產業,成為最成功的銀行家或律師或製造商,而如果他們不能在出生國做到這一點,就會移居其他地方從頭幹起。狄克斯坦在回首童年的往事時會覺得奇怪:一個受了幾個世紀迫害的民族居然如此堅信自己的能力,凡是想乾的,就一定能夠辦成。就像他們需要核彈時,就要出去搞到。
傳統是一種令人愜意的東西,卻無法給予他方式和方法上的幫助。
核電站在遠處隱隱出現。隨著汽車駛近,狄克斯坦意識到,那個反應堆比他設想的要大,佔了十層樓的體量。他原以為是可以塞進一間小屋的東西呢。
可以看出外圍的安全防範只是屬於工業範疇而不是軍事級別。主體建築的周圍是高高的籬牆,但是沒設電網。在導遊進行著常規講解的時候,狄克斯坦盯著門房裡邊,警衛只有兩臺閉路電視螢幕。狄克斯坦心想:我可以在光天化日之下把五十個人弄進院子,而不會讓警衛感到有什麼異常。他略有不快地認定,這表明他們還另有防備。
他隨其他人下了車,穿過停車場那條柏油碎石路,走進接待大廳。這棟建築物的設計是為了讓公眾接受對核能的這樣一種觀念:養護極佳的草坪和花圃,有很多新栽種的樹木,處處都塗著白漆,不見煙塵,一切都清潔和自然。狄克斯坦回頭朝門房望去,看到一輛灰色的歐佩爾轎車停到了路上。車中有兩個人,其中一個下車對警衛說了些什麼,警衛看似指點著方向。車裡有什麼東西在陽光下閃爍。
狄克斯坦隨著旅遊者的隊伍進入休息室。室內有一隻玻璃櫃,裡面放著該核電站的橄欖球隊贏得的獎盃。牆壁上懸掛著一幅該建築物的航拍照片。狄克斯坦站在照片跟前,將其中的細節部分牢記在腦子裡,隨意琢磨著他該如何突襲這地方,而頭腦深處則擔心著那輛灰色歐佩爾轎車。他們由四名身穿神氣制服的電廠女接待員引導著在廠裡轉了一圈。狄克斯坦對葉輪發電機、圍牆上布滿控制盤和開關的寬敞控制室,以及專為保護魚類使之返回河流而設計的吸水系統都不感興趣。他不清楚,歐佩爾車裡的人是否在跟蹤他,果然如此,而這又是怎麼引起的。
他對傳輸港興趣極大。他問女接待員:&ldo;燃料是怎麼運到的?&rdo;
&ldo;用卡車。&rdo;她狡黠地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