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蘇麻喇姑來了(第1/4 頁)
話說回來,等到眾人朝拜過之後,就到了壽宴的高潮,也就是眾人獻壽禮環節。
這會兒對於獻壽也是有詳細規定的,壽禮九件作為一組,稱為“一九”,禮單最多可達“九九”,也就是81件。
最先開始的以及最闊綽的當然都是康熙,他的獻禮足足有一本書那麼厚了,內裡也全都是各類珍寶,九九八十一件絲毫不帶含糊的。
什麼金累絲萬年如意一對,純金無量壽佛像一對,碧玉靈芝一對,琺琅纏枝花卉紋萬壽無疆盤一對,白玉壽星仙鶴盆景一對,青花福山壽海圖花盆一對,祥雲鳳穿牡丹玉佩一對……
全都是成雙成對,每樣都是珍貴到極點,且意頭極好的壽禮。
一對其實算一件,這樣算下來,名義上雖然送的是八十一件禮物,從數量上看卻是足足翻了一倍。
眾人都驚歎不已,當下就有幾個老臣面露讚歎,只覺得皇帝至孝,只怕明日康熙孝子的名聲就能傳出去了。
太后聽了這浩浩蕩蕩的壽禮也是高興的合不攏嘴,就連太皇太后臉上也是實打實的滿意,眾人也極配合的吹捧皇帝孝順太后,太后慈愛這類的話。
“皇帝孝順,哀家甚喜,但日後萬不可這般奢靡了!”太后聽到最後,面露慈祥的勸說道。
康熙微微動容:“皇額娘是慈母,多年來對朕關愛有加,朕自然應做孝子,一來報皇額娘恩情,二來也為天下百姓做表率。”
一時間眾人驚歎,這對兒只相差13歲的男女母慈子孝的感覺拿捏的足足的!
安饒微不可察的撇嘴,康熙看著的確大方,可是安饒眼睛很尖的發現,這些壽禮上可是都有著內廷的戳的!
這就意味著,這些再珍貴也就是個擺件兒,不能吃不能賣的,除了賞人也沒啥用,最終都是要在後宮流通起來的。
等到太后崩逝之後,除了從中選取的陪葬品之外,其餘的都是要收回去的!
不止太后的東西是這樣,任何一個妃子去世後,她的東西也是這樣,除了必要的陪葬品之外,其餘全都要歸到內務府重新分配!
清朝真是一個會節省的皇朝呢!
算起來,這些東西也就是在太后手上待一段時間,以後還是康熙的,他相當於不花費什麼就白得了個好名聲。
真要有孝心,怎麼不見他給太后修個新宮去,非要讓她跟一堆人擠著!
壽康宮北邊兒的鹹安宮,在明朝也是用來給太妃們養老的地方,結果現在空了那麼多年了都沒人住,太后搬進去也礙不著什麼事吧!
偏偏康熙眼裡就跟沒有這麼一座宮殿一樣,任憑太皇太后怎麼明示暗示都裝傻充愣。
說他孝順,誰信啊!
康熙之後的壽禮其實沒什麼看點,不僅珍貴程度比不上,數量自然也比不上,畢竟誰也不敢比皇帝還闊氣!
今日進宮那麼多人,每個人都要上前獻禮也不可能,除了皇帝比較有面子,可以當眾炫富之外,也就幾個地位高的嬪妃和宗室有這個資格。
其餘人的壽禮都是交給專門的太監接收,不可能當眾顯擺的。
壽禮嘛。除了個別上進心強的人會送一些比較稀奇別緻且珍貴的禮物,大多數人都是中規中矩的,書畫,古玩,玉石珠寶之類,不算出挑卻也不會失禮的物件兒。
安饒也不例外,她選取的都是不起眼兒的東西,甚至她本人也沒有多麼上心,都是讓白露帶著鳶尾做的。
但這所謂的不起眼兒,可並不是說這些東西不珍貴,而是指這些東西都是大多數人都會送的壽禮。
比如說玉如意,十個人的賀禮中有九個都有一柄如意,就連康熙都不例外,金的,玉的,翡翠的應有盡有,是屬於絕對不會出錯的一份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