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講】(第1/7 頁)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正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監院法師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同學,阿彌陀佛!
請大家開啟講義第167頁,卯二、成就厭離。
這一科主要是講到佛菩薩對眾生產生的加持力。身為一個菩薩,我們的心情是以度眾生為本懷,但是度眾生當中是有兩種不同的差別:
第一個,他是一個凡位的菩薩,凡位的菩薩度眾生,依止他的色身來度眾生,因為他所有的菩提心、所有的戒定慧的功德都以色身為住。但是色身度眾生,他有一定的時間跟空間的限制。比方說,我們佛教界很多大德,你身心有障礙,你能夠遇到他,你向他祈求,他也會為你現身說法,使令你遠離障礙。但是這當中有時間上的問題,跟空間上的問題,比方說他到了美國去,你遇不到他,那就沒辦法了;比方說,他往生了,那你也得不到他的加持。凡位的菩薩依止色身,他的確是有時空上的障礙。
第二種的菩薩,叫法身菩薩,他已經突破了五蘊身心的障礙,而回歸到一念的清淨本性,所以他以法身來度眾生。法身度眾生的特點,他沒有時空的問題,在時間上,他白天也存在、晚上也存在;在空間上,你到了美國或在臺灣,到了新加坡他都隨時可以應付你,他沒有空間上的問題。我們可以說是「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做度人舟。」我們今天所談的,是已經證得「圓通」的法身菩薩是怎麼度化眾生。基本上他時空無障礙,問題就是眾生這一部份,你如何能夠很正確的去釋放一個很正確的力量出來,來感應佛菩薩的法身的慈悲力。
應香陰眾
若干闥婆,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乾闥婆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乾闥婆”翻成中文叫「香陰」,因為他的五蘊身心必須以香氣來滋養叫「香陰」。他是帝釋的樂神,帝釋他如果歡喜聽音樂的時候,他就點上香。乾闥婆一聞到香他就現身,因為他以香為食。但是乾闥婆這個果報,他一天到晚去彈奏音樂給別人聽,時間久了,他非常的厭惡這個果報。他也釋放出他的希望,來求佛菩薩的加被。這時觀世音菩薩就現乾闥婆身,而宣說持戒修善遠離放逸之法,使令他快速的脫離乾闥婆的果報。
應非天眾
若阿修羅,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阿修羅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阿修羅”翻成中文叫「飛天」,他有天之福,沒有天之德。因為他因地的時候,雖然修學下品的十善業,但是心中有很強烈的忌妒心跟好勝鬥爭,什麼東西都要跟人家去比,而且要處處的強迫別人,有很強烈的我相、人相的對立。這時候他對阿修羅的果報體也特別的厭惡。這時菩薩就現出阿修羅身,來宣說五戒十善、仁慈愛物之法,使令他能夠快速的遠離阿修羅的果報。
應歌神眾
若緊那羅,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緊那羅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緊那羅”翻成中叫「歌神」,他的音聲特別的美妙,他也是以音樂來娛樂諸天的,他一天到晚唱歌給諸天聽,時間久了他對這樣的果報體也特別的厭惡。所以菩薩現出緊那羅身,宣說持戒修善,歌詠亂心欲樂無常之法,使令他快速的脫離緊那羅身。
應大蟒眾
若摩呼羅伽,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摩呼羅伽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摩呼羅伽”翻成中文叫「大蟒神」,它雖然有廣大的福報,但是它心中因為瞋恚跟愚痴的心特別重,而變成蟒蛇的果報。這個果報它也非常的厭惡,這時菩薩現出摩呼羅伽身,來宣說持戒修善,修習智慧忍辱柔和之法,使令它快速的脫離大蟒神的果報。這一大段都是講到應八部鬼神說法,使令他能夠厭離這種苦惱的果報。
應人非人眾
應人眾
若諸眾生,樂人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