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其他小說 > 淨界法師講楞嚴經63 > 【第三講】

【第三講】(第1/7 頁)

目錄
最新其他小說小說: 女子推理社,拯救意難平都市隱修人一不小心穿越地生世界女主殺瘋了繁星藏在他眼中巾幗戰魂,將軍世無雙六零:擁有複製異能的我,躺贏九世輪迴的大地重生後,她成了搖不可攀的女人守護甜心之白鳥京奧特:燃燒黑暗開玩笑,誰要當賢后啊?大劍Claymore無啟快穿之宿主千奇百怪海賊:無敵的我,加入了草帽團輪迴後,你成深空5男主的心尖寵荒野大鏢客之墨染異世買來的夫君夜夜磨刀重生後她不想有作為重生八零,帶著前世父母發家致富

戊二、顯位嘆德

請大家開啟《講義》第五頁,戊二、顯位嘆德。

蕅益大師把唸佛法門由淺入深分成了兩個次第:第一個叫作事持。事持就是一種事相上的修學,也就是說我們剛開始唸佛的時候,這一念明瞭的心去接觸佛號,我們是把重點放在佛號上面,思惟阿彌陀佛是無量光、無量壽。這個時候,我們這一念心來憶念佛陀的聖號。當然這樣念久了以後就產生了障礙——我們內心當中有妄想,這個妄想的活動就障礙我們這一念心去接觸佛號,就是我們的心跟佛號之間產生了妄想障。這個妄想障,就使令我們在唸佛的時候,功德很難圓滿,因為我們總是覺得很難完全感應道交。第二個,我們覺得在唸佛的時候很難相續。所以我們剛開始唸佛的人,基本上都遇到兩個問題,一是佛號很難念好;二是佛號很難念得持久。

這種情況怎麼辦呢?祖師的大智慧開始提醒我們:“唸佛是誰?”剛開始唸佛的時候,我們把注意力放在佛號上;這個時候我們開始迴光返照“唸佛是誰”。原來不是我們嘴巴唸佛,是那個明瞭的心在唸佛。我們明瞭的心有了障礙,就使令所有的功德產生了障礙。所以蕅益大師這個時候告訴我們:提起內心的觀照,從事持而入理持。我們開始用我空、法空的智慧,來觀照這個妄想。妄想是什麼?妄想是緣起性空的,它是假借因緣而生,所以它的本性是畢竟空寂的。這個時候就慢慢地把妄想的勢力給息滅了,就能夠感覺到我們的心跟所念的這句佛號更加的緊密,可以更加的持久堅固,這就是古德所說的禪淨雙修——以禪觀的智慧來破除心中的妄想;以唸佛法門來創造功德莊嚴。

我們修學首楞嚴王三昧的道理亦復如是,其實我們就是用首楞嚴王三昧來破除心中的妄想。我們可以這樣講,整部《楞嚴經》從頭到尾就是要你修首楞嚴王三昧,而首楞嚴王三昧就是在破除我們的攀緣心的。一言以蔽之,就是破除妄想,讓你在修唸佛的時候,能夠功德更加的圓滿堅固;讓你在佈施、持戒的時候,更加的究竟圓滿。就是我們在修法門之前,先把內心作一個調整——端正其心。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今天講到顯位嘆德。

這個地方是講到通序,當中有兩段:第一個是標聞說時處;第二個,引大眾同聞。引大眾同聞當中有三小科,第一科是聲聞眾。聲聞眾當中的第二科,是顯位嘆德——顯示這些聲聞眾的階位、讚歎他的功德。

顯位這一部分,“皆是無漏大阿羅漢”已經說過了,我們看嘆德。先看經文。請合掌。

佛子住持,善超諸有。能於國土,成就威儀。從佛轉輪,妙堪遺囑。嚴淨毗尼,弘範三界。應身無量,度脫眾生。拔濟未來,越諸塵累。

這段經文,古德是分成兩段來說明:第一段是讚歎這些阿羅漢自利的功德;第二段是讚歎利他的功德。從“佛子住持,善超諸有”是第一段;“能於國土,成就威儀”以下是第二段。

我們先看第一段讚歎自利的功德。

“佛子”是指他的功德是怎麼產生的。“佛子”簡單地講就是佛法之子,他的功德是從“佛”跟“法”引生出來的。比如《法華經》上說:什麼是佛子呢?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也就是說,這個人他本身是沒有功德的,但是他聽聞佛陀的說法,把這個法加以如理思惟消化以後,就產生內心的一種戒定慧的功德。這個功德是怎麼來的呢?是從佛跟法的熏習而產生的,所以等於是從佛法所生之子,叫佛子。這一段是說明功德的由來。

第二段是說明他功德的相貌。

他的功德是什麼相貌呢?就是“住持”這兩個字。住持,就是攝受的意思。他這一念心能夠把心中清淨的戒、定、慧攝持不失。因為攝持戒定慧的關係,就能夠善巧地超越三界二十五有的果報。這一段,蕅益

目錄
七零:路人甲只想飛昇閻王讓爾三更噶,大佬說:你試試逃命時被逮回霸總家做財神爺七公主竟然敢狂撩高冷的閣主大人人家吃糠我吃肉,隨軍過上好日子武俠豪傑葉風傳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