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五講】(第2/7 頁)
化生天攝
有修羅王,執持世界,力洞無畏,能與梵王及天帝釋、四天爭權,此阿修羅,因變化有,天趣所攝。
天趣所攝:有一種是阿修羅王,他的善業是特別的強,上品的五戒十善。他的果報體能夠執持整個世界,而且用手能夠遮住整個日月的光明,況且他是神通廣大能夠無所畏懼。怎麼說神通廣大無所畏懼呢?能與梵王及天帝釋、四天爭權。欲界的主宰權是在帝釋天,帝釋天他有他的將軍,四大天王做他的外臣,來保護執行帝釋天的整個政策。
阿修羅王他等於是經常要跟天帝去爭欲界的主導權,所以他就跟四天王打,四天王打不過就跟天帝報告;天帝跟他打有時候天帝也打不過,這時候天帝只好向大梵天王來祈求。大梵天王就告訴帝釋說:你要誦唸『摩訶般若波羅蜜多』,你才有辦法調伏他。後來天帝就誦唸『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就調伏了阿修羅王。阿修羅王是有大威德的,阿修羅王是屬於變化有,屬於化生,他是屬於天趣所攝。因為他的福德力最大,雙手遮日,搖動忉利天的天宮。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溼生畜攝
阿難!別有一分下劣修羅,生大海心,沉水穴口,旦遊虛空,暮歸水宿,此阿修羅,因溼氣有,畜生趣攝。
這是最下劣的,這一部份福德最淺薄的,他出生在大海的中心點,而且他能夠晚上要睡覺的時候下沉到海水的出入口,白天他遊於虛空之上。他在虛空上幹什麼呢?供阿修羅王驅使。晚上就沉到海水的深處來休息,這一類的阿修羅是屬於溼氣所有,是屬於畜生趣所攝。阿修羅的相貌都是有一點善業,但是他的好勝心重,鬥爭心強,分成四種。這四種古德說,天類的阿修羅是屬於阿修羅的國王這一類,人道的修羅是屬於大臣,鬼道的修羅是屬於人民,畜生道就象是奴僕一樣,供阿修羅王驅使的奴僕。所以阿修羅簡單的講是有福無德。
蕅益大師的註解,他把「有福無德」講得比較詳細,他說:這一類的人,你也不能說他完全沒有德行;也就是說,他過去曾經佈施或者持戒,修種種的善法,當然他修善法他肯定要有善念,但是他善念當中夾雜惡念。蕅益大師說:這是夾雜惡念,夾雜了瞋恚、忌妒的惡念,招感阿修羅果報,不是他完全沒有善念,不是這個意思!善念中夾雜惡念,但是因惡念的勢力強大,所以把他引導到阿修羅法界去。這一類是屬於阿修羅所收攝。
戊三、結示勸修(分二:己一、結示迷妄。己二、舉悟勸修。)這一段是把整個七趣的因果作總結,勸勉我們好好的破妄顯真,來修學《首楞嚴王三昧》。分兩段:一、結示迷妄。二、舉悟勸修。
己一、結示迷妄(分二:庚一、結成妄果本空。庚二、重示妄因顛倒)佛陀先總結整個七趣的因果是怎麼有的呢?就是我們眾生一念的妄想所變現出來,「迷真起妄」。分兩段:一、結成妄果本空。二、重示妄因顛倒。
庚一、結成妄果本空
【圖二】
結示整個七趣的果報,他的本性是空寂的,他只就是一念的假相而已。
依妄而成
阿難!如是地獄、餓鬼、畜生、人及神仙、天洎修羅,精研七趣,皆是昏沉諸有為相,妄想受生,妄想隨業。
這一段是說明七趣因果,它的相貌是怎麼回事。如是以上的的地獄、餓鬼、畜生,還有人道、仙趣、天道以及修羅,如果我們精研,很深入的研究七趣的果報相,到底這個相貌是怎麼回事呢?其實就是我們眾生,在因地的時候一念的昏迷,沉溺於諸有為之相。我們一念的妄動以後,追求外在的有為之相,依止這一念的妄想而受生,也依止這一念妄想去造業而去受果報。所以說這果報體不是上帝給我們的,也不是本來就有的,只就是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