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講】(第2/7 頁)
【第一講:圖一在評論區】
先看第一科“解釋經題”。
經題總共有十九個字,分成兩個部分,第一個是總說,第二個是別明。
甲一、總說
先看“總說”。
這個經題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對這個經題,古德的解釋分成“體”跟“用”的關係——內在的理體跟表現在外面的作用。這個“體”是什麼呢?就是大佛頂性。大佛頂就是我們要找到的我們的真如本性。依止這個大佛頂當作根本,發動出一個自利利他的功德,就是“如來密因修證了義”,乃至“諸菩薩萬行首楞嚴”。所以它的一個最重要的根本,就是你要找到大佛頂。所謂的“找”,就是你的內心要跟它相應。“大佛頂”,古德說是“眾生本具、諸佛所證”。我們是本來具足的,但是我們沒有開顯出來,佛陀把它開顯出來了。
“大佛頂”,我們把它解釋一下——因為我們要跟大佛頂相應,一定要知道大佛頂是一個什麼樣的相貌。
首先我們看這個“佛”,這個“佛”是最重要的。“佛”,簡單地說,是一個覺悟的意思。蕅益大師解釋說是“了了常知,不可昏昧”。修學首楞嚴王三昧的根本,就是你經常要保持覺照。古人說:心常覺照,不隨妄轉。其實妄想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根本不能產生覺照,你就隨順它而走。其實妄想本來是不真實的,那麼它為什麼能夠產生那麼大的作用呢?因為我們自己迷惑顛倒了。迷惑了以後,我們就跟著它走,認賊作父。所以這個地方最重要的觀念就是不隨妄轉。《楞嚴經》,它不對治妄想,它認為對治妄想產生一種對立,不好。你只要保持清楚的覺照,觀察你的本性是清淨的,“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根本就沒有妄想。所以《楞嚴經》的觀念是:沒有妄想。
我們在治療疾病的時候有兩種觀念,一種說:“誒!我有病,我去治療。” 第二個觀念是說:我根本沒有病。根本沒有病的思想,就是《楞嚴經》的思想,就是妄想本來就沒有的。在本經當中,佛陀會用很多很多的方式,用七個處所、有七番的說明,來說明妄想本來就沒有,是我們自己捏造出來的。所以這個覺悟,就是覺悟到妄想是本空的。這個地方很重要,這是第一個,“佛”,覺悟。
第二個,“大”。這個大是“絕待圓融,不可思議”。當我們安住在真如本性的時候,整個心量是廣大的。為什麼廣大呢?因為它離諸對待,不可思議。 這個“對待”法,它就是一個生滅法,有生有滅。所以《楞嚴經》它不對治煩惱,因為對治煩惱就落入生滅法。
不生滅的意思是什麼?在本經當中佛陀曾經講了一個譬喻。佛陀問波斯匿王:生命是變化的嗎?波斯匿王說:對啊,真的是變化的。您看我以前小時候很年輕,長大以後慢慢地很莊嚴,現在變得很老。波斯匿王說,我們的生命不斷地遷流變化。佛陀說:你知道這個生命的變化當中,有一個東西沒有變化嗎?波斯匿王說:我沒有發覺,我發覺都在變化。
佛陀問波斯匿王:那你最早看到恆河是什麼時候?波斯匿王說:我三歲的時候,母親帶我去謁耆婆天,經過恆河,所以我三歲的時候第一次看到恆河。後來,到了二十歲的時候又看了幾次,我現在六十二歲又看到恆河。
佛陀說:你看到恆河中有什麼變化?他說:我小時候眼睛很好,恆河的水很乾淨,能見的眼根很清楚,所見的河也很清楚。慢慢地我眼根衰敗了,看東西模糊了,恆河也比較汙濁了。所以他覺得有變化。
佛陀說:你眼睛看到恆河的時候,你眼睛變得模糊,但是那個見性有沒有改變?你能夠看到的那個清淨的明瞭性有沒有改變?你眼睛有障礙,看到的是模糊的恆河,那個是一個因緣,那隨順因緣而變化。但是你眼睛裡面的那個見精(《楞嚴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