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其他小說 > 淨界法師開示楞嚴咒 > 【第六講】

【第六講】(第1/8 頁)

目錄
最新其他小說小說: 斬神:序列之神,開局攻略林七夜下鄉後,日子怎麼舒服怎麼過瑞拉花園餐廳京夜熱吻天降神女:我在異界傳道授業佛珠空間之藥材傳奇懸案冊,雲隱市追兇實錄!晚年被老婆分手,我打造最強家族在男頻文裡瘋狂內卷,師兄盯上我穿越到修真界我靠遊戲系統苟命海賊世界的自由人紅楓湖之戀穿越四合院世界,開局娶妻秦淮茹無限幽界:逆流者的試煉之途我退婚再嫁,你後悔什麼無上至尊仙魔變斬神:盤古代言人,開局身化萬千一入玄幻馴異獸夢近南山春來晚月師妹那麼乖,怎麼可能會是海王

好,請大家開啟《講義》第十頁。辛二,勸修直道。

佛陀在破除阿難尊者的妄想之前,先講出了兩種根本。

佛教的根本理論是講諸法因緣生的。一個人會生死流轉,一個人會產生涅盤安樂,都有他背後的原因。所謂的原因,主要的就是我們那一念心,就是我們心態的不同。如果我們今天是用一種攀緣外境的妄想來修學,那我們可以創造一種非常殊勝的善業,成就一個安樂的果報。但是這個果報會有一個問題,它不會持久。你看生到天上的人,他不會持久。他享受天福,有一天他一定要從天上掉下來。為什麼?因為他剛開始的時候就用生滅心攀緣殊勝的三寶境來修學,它的本質是生滅的,所以他的果報會有一定的期限。但是我們看佛陀成就以後,我們沒有看到哪一個佛陀又掉下來,沒有過。他成就了佛陀,就永遠是佛陀,不會受時間、空間的障礙。因為他剛開始的時候就依止不生滅心。這是一個問題點。

我想我們在座很多人學過唯識學,《八識規矩頌》、《百法明門論》、《唯識三十頌》。唯識學跟《楞嚴經》的確在思考模式上不太一樣。我們可以這樣講,《楞嚴經》是在破唯識的。我們剛開始依止唯識學,這第六意識要怎麼修學呢?要根與境的和合才產生識,所以第六意識一定要有外境的刺激,才能夠產生心識的活動。學唯識的都知道,我們的心不能單獨存在,沒有外境就沒有內心。所以我們剛開始在修唯識的時候,是有一個外境的刺激,產生一個善心;而這個善心再創造一個外境,這個外境再產生另外一個善心,然後才能夠有所謂的斷惡修善,然後才能夠輾轉增勝。所以唯識的第六意識是受阿賴耶識的影響,阿賴耶識要變現好的因緣,第六意識就能夠好好修學;阿賴耶識變了一個不好的因緣,第六意識就開始造業放逸。唯識學的思考是這樣的——心隨境轉。

《楞嚴經》它否定這種思考,它說這個觀念是不對的。《楞嚴經》所說的心,它不是從外境來,它是你的心:你開始迴光返照你的真如本性——我的真如本性沒有惡法,它是清淨的,所以我應該斷除惡法;因為我的內心本來就沒有這個東西,我就不應該存在這個東西,這個是我捏造出來的,所以我應該舍掉;我的內心本來就具足無量的功德,我必須把它開顯出來,所以我要修善。它整個修學是“稱性起修”,它是從內心發動出來,然後再創造外在的因緣。

我希望大家把這個內心要分清楚。我們這一念心,一個是從外面來的,這叫生滅心;一個是從你內心發出來的,這個就是不生滅心。這是很容易判斷的。所以,真實的修行一定是從內而外,不能從外而內。如果你現在的修學整個功德還是從外而內,那你這個修學不會持久,絕對不會持久,因為你是生滅心嘛。而且你這樣修學也不能了生死,因為你“根本”就是生滅,你的本質是生滅。以生滅心不可能得到不生滅果,因為本質不一樣。所以佛陀就說了: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你拿一個沙,煮了三個小時,頂多叫作熱沙,只是溫度增加而已,沙的本質不會改變。所以我們一定要把心地法門弄清楚,弄清你到底是依止妄想還是依止真心。那結果是不一樣的。

辛二、勸修直道

好,我們看第二段,勸修直道。前面講真心,這個地方講要怎麼樣修這個道。看經文:

【第六講圖1,評論區查收】

汝今欲研無上菩提真發明性,應當直心酬我所問。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終始地位,中間永無諸委曲相。

首先我們看第一段,叫隨順直心。

佛陀告訴阿難尊者說,你今天問我一個問題,說怎麼樣成就無上菩提。那麼你今天所追求的目標,是一個成佛的目標。這個成佛目標——這樣的一個結果一定有它的因地。

目錄
神明的獻禮天女掌命重生死神成為十刃隊長不舔後男神倒追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