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心絞痛緊急治療以及注意事項(第2/12 頁)
分鐘增加 5 - 10μg/,直至症狀緩解或收縮壓降至 90hg 以下。在靜脈滴注過程中,需密切監測血壓變化,防止血壓過低。
- 也可選用硝酸異山梨酯靜脈滴注,其作用機制與硝酸甘油相似,但作用持續時間相對較長。
2 β受體阻滯劑
- 對於無禁忌證(如嚴重心動過緩、支氣管哮喘等)的患者,可早期使用β受體阻滯劑,如美託洛爾、阿替洛爾等。一般可先靜脈注射美託洛爾 25 - 5g,觀察 5 - 10 分鐘,若心率、血壓允許,可重複注射 1 - 2 次,總量不超過 15g。隨後可改為口服制劑維持治療。β受體阻滯劑可減慢心率、降低血壓、減少心肌耗氧量,從而緩解心絞痛發作,並可改善患者的長期預後。
3 鈣通道阻滯劑
- 當患者不能耐受β受體阻滯劑或存在變異型心絞痛時,可選用鈣通道阻滯劑,如地爾硫?、硝苯地平控釋片等。地爾硫?可靜脈注射或口服,靜脈注射劑量一般為 10g,稀釋後緩慢注射,隨後可根據病情改為口服維持。鈣通道阻滯劑可抑制心肌收縮力,擴張冠狀動脈和外周血管,改善心肌供血和減輕心臟負荷。
,!
(三)吸氧
給予患者吸氧治療,一般採用鼻導管吸氧,氧流量為 2 - 4l/。吸氧可提高患者血液中的氧含量,改善心肌缺氧狀態,減輕心絞痛症狀。對於病情較重或伴有呼吸困難的患者,可適當提高氧流量或採用面罩吸氧。
(四)抗血小板治療
在排除出血禁忌證後,應儘快給予患者阿司匹林腸溶片 300g 嚼服,同時可聯合應用氯吡格雷 300 - 600g 口服。抗血小板治療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降低心肌梗死等嚴重心臟事件的發生風險。
(五)抗凝治療
對於高危患者或考慮有冠狀動脈內血栓形成可能的患者,可給予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療。肝素一般先靜脈注射負荷劑量 5000 - u,隨後持續靜脈滴注,根據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調整劑量,使 aptt 維持在正常對照值的 15 - 25 倍。低分子肝素則可根據患者體重皮下注射,使用相對簡便,無需常規監測凝血指標,但對於腎功能不全患者需調整劑量。
(六)其他治療
1 鎮靜治療
- 對於情緒緊張、焦慮的患者,可給予適當的鎮靜劑,如地西泮 25 - 5g 口服或肌肉注射。鎮靜治療可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減少心肌耗氧,有利於心絞痛的緩解。
2 糾正電解質紊亂
- 檢查患者的電解質情況,若存在低鉀血癥等電解質紊亂,應及時糾正。低鉀血癥可影響心肌的電生理活動,增加心律失常的發生風險,加重心肌缺血缺氧狀態。可透過靜脈補鉀等方式將血鉀維持在正常範圍。
五、中醫急救措施
1 針刺療法
- 可選取內關、膻中、心俞等穴位進行針刺。內關穴是治療心繫疾病的常用穴位,具有寬胸理氣、寧心安神的作用。膻中穴為氣會之穴,可調理氣機,緩解胸部憋悶疼痛。心俞穴可調節心臟氣血。針刺時一般採用平補平瀉手法,留針 20 - 30 分鐘,可起到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緩解心絞痛的效果。
2 艾灸療法
- 對於虛寒性心絞痛患者,可採用艾灸療法。選取膻中、關元、氣海等穴位,用艾條溫和灸,每個穴位灸 10 - 15 分鐘,以區域性面板溫熱紅暈為度。艾灸可溫通經絡、散寒止痛,改善心肌供血。
六、緊急治療後的後續處理與預防
1 病情評估與診斷檢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