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腹瀉是怎麼引起的該怎麼調養(第2/3 頁)
病因進行選擇。如果腹瀉症狀嚴重,或伴有發熱、嘔吐、腹痛等症狀,應及時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以下是一些適合腹瀉患者的食譜:
一、胡蘿蔔湯
材料:胡蘿蔔適量。
做法:將胡蘿蔔洗淨,切成小塊,加水煮爛後,去渣取汁。
功效:胡蘿蔔富含胡蘿蔔素、維生素等營養成分,且有健脾和胃的作用,其煮出的湯汁可吸附腸道中的細菌和毒素,有止瀉效果。
二、蘋果泥
材料:蘋果一個。
做法:將蘋果洗淨,去皮去核,切成小塊後用勺子碾壓成泥狀。
功效:蘋果含有豐富的果膠,能吸附腸道內的水分,使大便成形,有助於緩解腹瀉。
三、山藥粥
材料:山藥適量、大米適量。
做法:山藥洗淨去皮,切成小塊。大米洗淨後與山藥一起加水煮成粥。
功效:山藥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可增強脾胃功能,緩解腹瀉。
四、焦米糊
材料:大米適量。
做法:將大米洗淨,晾乾後在鍋中炒至焦黃,然後加水煮成米糊。
功效:焦米糊有吸附腸道毒素和止瀉的作用。
五、糯米紅棗粥
材料:糯米、紅棗適量。
做法:糯米和紅棗洗淨後一起加水煮成粥。
功效:糯米有健脾暖胃的作用,紅棗可補中益氣,對於脾胃虛弱引起的腹瀉有一定的調理作用。
腹瀉時可以按摩以下穴位:
一、天樞穴
位置:位於腹部,橫平臍中,前正中線旁開2寸。
按摩方法:用食指和中指的指腹按壓天樞穴,力度適中,每次按摩1-2分鐘。
功效:天樞穴是大腸之募穴,能調理腸胃、理氣行滯,對腹瀉、腹痛等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二、足三里穴
位置: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按壓足三里穴,可適當用力,使穴位產生酸、麻、脹、痛的感覺,每次按摩2-3分鐘。
功效:足三里是強壯保健要穴,有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等作用,可改善胃腸功能,對腹瀉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三、中脘穴
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
按摩方法:用手掌心按揉中脘穴,順時針方向和逆時針方向各揉按1-2分鐘。
功效:中脘穴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的功效,可緩解胃腸不適引起的腹瀉等症狀。
四、關元穴
位置: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3寸。
按摩方法:用手掌輕輕按摩關元穴,每次按摩1-2分鐘。
功效:關元穴有培元固本、補益下焦的作用,對因體質虛弱引起的腹瀉有一定的調理作用。腹瀉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艾灸輔助治療,常選用以下穴位:
一、神闕穴
位置:即肚臍中央。
艾灸方法:可採用艾條溫和灸,將艾條點燃後,對準神闕穴,距離面板2-3厘米進行燻烤,以區域性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每次灸10-15分鐘。
功效:神闕穴有溫陽散寒、健脾和胃、復甦固脫等作用,對腹瀉有一定的緩解效果。
二、天樞穴
位置:在腹中部,距臍中2寸。
艾灸方法:同樣可使用艾條溫和灸,每次灸10-15分鐘。
功效:能理氣止痛、活血散瘀、清利溼熱,調節腸道功能,改善腹瀉症狀。
三、關元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