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便秘是怎麼引起的該怎麼調養(第3/4 頁)
位置: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6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按揉上巨虛穴,每次按摩2-3分鐘。
功效:上巨虛穴為大腸下合穴,可通調大腸腑氣,促進排便。
四、足三里穴
位置: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按壓足三里穴,可適當用力,每次按摩3-5分鐘。
功效:足三里穴有調理脾胃、補中益氣等作用,可增強胃腸功能,緩解便秘。
便秘時進行艾灸可能會有一定的效果。
艾灸透過溫熱刺激相應穴位,起到溫通經絡、調和氣血、散寒止痛、扶正祛邪等作用。對於便秘來說:
一、促進腸道蠕動
艾灸一些特定穴位如天樞穴、大腸俞穴等,可以刺激腸道的神經和肌肉,增強腸道的蠕動能力,促進糞便的排出。
二、調節胃腸功能
艾灸有助於調節胃腸的消化、吸收和排洩功能,改善胃腸功能紊亂的狀態,從而緩解便秘。
三、緩解氣滯血瘀
對於因氣滯血瘀、氣血不暢導致的便秘,艾灸可以溫通氣血,改善區域性血液迴圈,緩解便秘症狀。
然而,艾灸對便秘的效果因人而異。對於輕度便秘患者可能會有較好的改善作用,但對於嚴重便秘或由其他疾病引起的便秘,可能效果有限,需要結合飲食調整、運動、藥物治療等綜合措施。同時,艾灸應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進行,避免燙傷等不良情況發生。以下是一些可以緩解便秘的艾灸穴位:
一、天樞穴
位置:位於腹部,橫平臍中,前正中線旁開2寸。
功效:天樞是大腸之募穴,艾灸此穴可調理腸胃、理氣行滯、促進腸道蠕動,對便秘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二、大腸俞穴
位置:在腰部,當第4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功效:此穴是大腸的背俞穴,艾灸可調節大腸功能,促進排便。
三、支溝穴
位置:在前臂背側,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3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功效:艾灸支溝穴有清熱理氣、通調腑氣的作用,可改善便秘。
四、上巨虛穴
位置: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6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功效:為大腸下合穴,艾灸可通調大腸腑氣,促進排便。
五、足三里穴
位置: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功效:艾灸足三里可調理脾胃、補中益氣、增強胃腸功能,對便秘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以下是一些對緩解便秘有幫助的水果:
一、香蕉
香蕉富含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增加糞便體積,有助於排便。同時,香蕉中的果膠可吸收腸道中的水分,使糞便變軟,易於排出。但要注意選擇熟透的香蕉,未熟透的香蕉可能會加重便秘。
二、火龍果
火龍果含有豐富的水溶性膳食纖維,具有良好的潤腸通便作用。其中的小黑籽能刺激腸道蠕動,促進排便。火龍果分為紅心和白心兩種,功效相似。
三、蘋果
蘋果富含果膠等膳食纖維,果膠在腸道中吸收水分後會膨脹,刺激腸道蠕動,促進排便。而且蘋果中的有機酸也有助於消化,改善胃腸功能。
四、獼猴桃
獼猴桃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 c 和多種有機酸等營養成分。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有機酸可促進消化液分泌,有助於改善便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