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捷報入京 進兵山東(第2/3 頁)
我等楷模。末將願始終追隨王爺,為王爺效力!”
“好!有你等相助,何愁大業不成。”楊起的眼中閃爍著光芒,彷彿已經看到了未來的輝煌。
不多時,馮唐與南宮策拿著寫好的捷報前來。馮唐恭敬地遞上捷報:“王爺,捷報已寫好,請王爺過目!”
楊起接過捷報,仔細閱讀。只見捷報中詳細描述了戰事經過,魯王蜀王的覆滅,
以及收復河南等地的成果,同時也清晰闡述了繼續向山東推進的計劃。
楊起看完,滿意地點點頭:“寫得不錯,即刻派人送往京城!”
一名紅翎信使接過捷報,飛身上馬,揚塵而去。望著信使遠去的方向,楊起大聲下令:“全軍聽令,休整三日,三日後繼續向山東進發!”
“殺!殺!殺!”士兵們的回應聲震天動地,士氣在這一刻重新高昂起來。
……
昌隆十六年九月初十,昌隆帝如往常一般在乾元殿早朝。太監總管戴權正扯著尖細的嗓子唱喏著朝臣的奏章,忽然,殿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一名信使滿頭大汗、衣衫凌亂地衝進殿內,“撲通”一聲跪地,高舉手中捷報:“陛下,前方急報!”
昌隆帝原本有些倦怠的神情瞬間一振,急切道:“快呈上來!”戴權趕緊小跑過去,接過捷報,小心翼翼地呈到昌隆帝面前。
昌隆帝一把抓過捷報,快速瀏覽起來。看著看著,他的眼睛越睜越大,臉上先是露出難以置信的驚喜,緊接著放聲大笑:“好!好啊!楊起果然不負朕望,蜀地平定,河南收復,魯王蜀王皆已授首!”
滿朝文武聽聞,先是一愣,隨即紛紛露出欣喜之色,朝堂上頓時議論紛紛。
“陛下,這可是天大的喜訊吶!”內閣大臣林荀率先出列,臉上堆滿了笑容。
昌隆帝興奮地站起身來,在龍椅前踱步:“是啊,朕就知道楊起有此能耐。眾愛卿,說說該如何嘉獎楊起和此次立功的將士們?”
戶部尚書秦大人上前一步:“陛下,秦王楊起戰功赫赫,此次平定蜀地、收復河南,實乃大功一件。依臣之見,可增加秦王的食邑,賜予他更多的財寶,以彰顯陛下對他的恩寵。”
昌隆帝微微點頭:“食邑和財寶自然不能少。楊起為朕分憂,為國家立下汗馬功勞,這些賞賜是他應得的。”
這時,禮部侍郎張大人也站了出來:“陛下,除了物質賞賜,還應給予秦王極高的榮譽。比如,賜他入朝不趨、劍履上殿之特權,以表陛下對他的倚重。”
昌隆帝撫著下巴思索片刻,笑道:“此提議不錯。楊起出入朝堂可不必小步快走,佩劍穿鞋上殿,這是朕對他的特別恩准。”
“陛下聖明!”眾人紛紛附和。
“那馮唐呢?他協助楊起,也立下不少功勞。”昌隆帝又問道。
兵部尚書俞大人趕緊說道:“陛下,馮唐智謀過人,此次在戰事中出謀劃策,功不可沒。可晉升他為兵部侍郎,掌管部分軍機要務,讓他能更好地施展才華。”
“准奏!”昌隆帝大手一揮,“還有那些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將士們,論功行賞,一個都不能落下。受傷的將士要安排最好的太醫診治,陣亡將士的家屬,要給予豐厚的撫卹。”
“陛下仁慈!”朝堂上響起一片讚譽之聲。
昌隆帝心情大好,笑著對眾人說:“楊起還在捷報中提到要繼續向山東推進,眾愛卿對此有何看法?”
林荀沉思片刻道:“陛下,楊起此舉甚好。如今士氣正盛,乘勝追擊,有望一舉平定山東。只是,糧草輜重等後勤保障需務必跟上,切不可因補給不足影響戰事。”
昌隆帝點頭稱是:“林愛卿所言極是。戶部要全力配合,確保糧草充足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