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農業升工業(第1/2 頁)
……
長康先生在畫史上號稱畫神,開局即高峰,千百年來,能與之一比的,只有畫聖玄道子。
曹琳送來的凌波仙子圖,是幅殘卷,只有全卷的約九分之一!
史載,這幅畫,曾收集於隋朝皇宮,奉為國寶。末年,隋帝將這幅畫分割成九份,各自裝裱。
後來,天下大亂,紛亂之中,九幅畫下落不明。
劉玄埋頭欣賞著神韻仙然的畫作,問道:“這幅畫是真品吧?”
曹琳道:“應當是的,不會有錯。臣得到這幅畫後,又拿給家父看過,後來又請了三位名家鑑定,都說是真品。”
劉玄嗯了一聲,說道:“是真品,那就難得了。你這畫,是從哪裡得來的?”
曹琳道:“臣不敢欺瞞陛下,這幅畫,是遂城沈氏交給臣下,託請臣下來敬獻給陛下的。”
劉玄:“這畫價值連城,該值四五萬兩。沈氏拿來送朕,很有錢啊?是什麼來路?”
曹琳道:“回稟陛下,那沈氏是我炎國有名的富商能人,臣修的帝陵工程,便是由他承辦的。據臣所知,他每年靠此都能賺個上萬兩銀子。”
“上萬兩?”劉玄道:“那送了這幅畫,可就是五年白乾了。”
曹琳微笑的說道:“他當時把這畫交給臣下,臣下也給他說過同樣的話。他對臣下說:我也是機緣知道了這幅畫的下落,就不惜重金買下來了,能為陛下、我炎國尋得這件傳世之寶,區區數萬兩家財,又算的了什麼呢?再說我的家財,全是陛下恩澤所賜,能為陛下效力,不要說區區數萬兩錢銀,就是傾家蕩產,也是值得的。”
劉玄抬起了頭來,神情之上,全是滿意,說道:“好一個忠孝之人!”
曹琳:“陛下慧眼如炬。臣看他也是個忠孝之人,就是因為看中了他的為人,才把工程交給他做。據臣觀察,他做事情,極盡心力,一點兒也不敢馬虎。”
劉玄道:“朕草草收了帝陵工程,豈不斷了他的財路?”
曹琳道:“陛下節度開支,是為了天下生民,此乃大仁大義!他也是理解的,並且還因此對陛下推崇至極,說陛下是千古聖君。”
劉玄心說:“我斷了你們的財路,你們不恨我,還吹捧我、送我重禮,呵呵,真踏馬的都是人精中的人精啊!”哈哈笑了兩聲,嘴上說道:“這樣的妙人,可不能讓人寒心了,唔!~”沉吟了一會兒,說道:“朕這裡有件事,正要與內閣商議,現在先和你說說。”
曹琳一愣。
劉玄在御座上坐下,右手指向北面靠牆的博物櫃裡的一個長方形的木盒子,說道:“你把那盒子拿過來。”
曹琳遵旨,走過去,把那個盒子拿了過來。
劉玄:“開啟看看。”
曹琳滿腹狐疑,把木盒子打了開來。
只見裡面,分作三個格子,各裝著一樣東西。
劉玄道:“番薯、土豆、玉米,都見過麼?”
那盒子裡擺放的東西,正是這三樣!
國家要致富、要強大,就必須要推進工業化。
而要推動工業化,就必須要大量的工業人口。
而當下,人口基本為農業人口。
工業人口,必然要從農業人口中轉化而來。
而要供養大量的工業人口,就需要大量的糧食!
這裡面,就產生了一個矛盾。
農業人口轉化為工業人口,這並不難。
甚至,因為工商業利潤豐厚,經濟規律之下,人是有放棄農業生產,而從事工商業活動的衝動的!
困難的地方在於,工商業人口不生產糧食,卻要吃糧食。
從事工商業的人口越多,所需要的糧食也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