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消失的人口(第2/4 頁)
他被問的懵逼了!
理由剛才皇帝不是自己說了嗎?
既然說了,又為什麼要問我?
難道剛才說的是違心之言?
心有又是一驚!
惶恐的說道:“臣豈敢揣測聖意?”
劉玄笑,沒所謂的說道:“不揣測聖意,怎麼為君分憂?朕赦你無罪。你就大膽的說說吧。”
周成形貌恭順,說道:“是。”眉頭輕輕堆蹙了起來,越皺越深,思考了一會兒,喟嘆一聲,“陛下說高大人的主意是更好的主意!但剛才卻沒有選用,自然是有別的考量!奈何陛下智謀深遠,猶如皓月,而臣卻愚鈍的緊,猶如米粒之光,實在想不通是什麼緣由。”
同樣想不通的,還有高潔。
剛才與曹黨爭奪,本來自信滿滿,卻不料,還是輸了!
——皇帝為什麼不用我的主意?
——我的主意,明明更好啊!
他表面仍舊沉靜,對曹琳、梁集不時的投過來的譏諷的眼神,漠然置之!
劉玄:“太祖元安十年,普查得天下戶口,計有人丁近六百萬口;承平三年,又普查人口,計有人丁一千萬餘!從承平三年到現在,已經三十多年了,照理,人口起碼應該再漲七八成,該有一千七八百萬。但是,戶部前些年普查人口,卻還是隻有一千多萬。那七八百萬人都到哪裡去了?”
——
周成聽皇帝說及這個事情,心臟不由的嘭嘭亂跳起來!
自古以來,朝廷財政,都有兩個來源。
其一,是人丁稅,即賦算。
其二,即糧稅。
收稅邏輯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站在皇帝的地上,當然要給錢;你種皇帝的地,當然也要給錢。
戶部編制戶籍,普查人口,都是為財政服務的!
因此,普查人口,往往也只普查稅源,對稅源以外的存在,朝廷是沒興趣去普查的。——這裡,就存在一個人口黑洞。
這個人口黑洞在哪裡呢?
主要在宗親勳貴!
宗親勳貴,不僅佔有田地、店鋪等,還佔有大量的人口。
一個勳貴公爵的府上,下人就能上千,甚至數千!
其佔有的土地,分為兩種,一種是吃租田,一種是吃稅田。
吃租的,如朝廷劃給的官田,得了官田,然後招佃戶耕種,坐收田租。
吃稅的,其實本來是朝廷應撥給的爵祿。
朝廷收錢、再撥給,太麻煩。
後來,太祖又“改進”,直接把相應的土地民戶撥給了宗親勳貴,成為其莊田的一部分。
然後這些土地民戶,就不用給朝廷交人丁稅、糧稅了,而是直接交給宗親勳貴府上,由宗親勳貴府上組織去收!
這樣,這部分土地人口,就從朝廷的賬上消失了。
太祖時期,宗親勳貴人口還極少,這“消失的部分”還不足為慮、不值一提!
到修文帝,又有改革。
不能由宗親勳貴去收,又把這個權力,給收回到了朝廷。
一般就近,由當地的官府去收,然後支給爵祿。這部分官府收入,只在賬面上過一下,名義上還是宗親勳貴的莊田收入,並不是朝廷收入——朝廷猶如白打工的——所以,並不計入朝廷的收支賬目。
太祖皇帝,對家人,極為親厚;對兄弟,極為義氣!
所以,制定出了一套對宗親勳貴極為優渥的政策,堪稱古往今來之最!
前有漢,後有晉,宗室封藩王,在藩地掌握財政、軍事、人事等實權,導致天下大亂!
前車之鑑,後車之師。
這個歷史教訓,太祖皇帝是吸取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