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平定天下之策(5k小大章)(第2/4 頁)
恭,可以稍緩,後蜀雖弱,然孟昶此賊,素有野望,不肯臣服,其相王昭遠,常自比諸葛丞相,心念北伐,蕞爾鼠輩,可笑不自量。”
“此誠天賜我大宋之友軍是也,蜀道艱險,易守難攻,然我大宋有友軍在彼,必會舍雄關主動出擊,與我野戰,當誘之以敗,引蜀軍於關中平原而殲之,一戰得勝,蜀地自下。”
“既得蜀地,則長江上游已為吾盡控,當訓水師,覆南漢,三路合圍,再下南唐,則南唐群寇,必不能擋,南唐既沒,則南方定矣。”
“南方既定,當取燕雲,然臣以為,欲要定北,必先安西,與遼戰,宜緩不宜急,宜慢不宜快,幽燕之奪,首爭民心,所謂上兵伐謀,若提十萬步卒主動北上,與遼軍百萬控弦征戰於野,此誠兵家之下下之策,殊可笑矣。”
讀到這兒,趙匡胤忍不住出聲打斷道:“前面的平南之策,倒是言之有物,許多想法,皆與我不謀而合,只是這平遼之策,為何是宜緩不宜急呢?”
趙光美聞言在心裡默默的嘆息一聲,心道,還能是為啥,還不都是我那個好二哥的前車之鑑麼。
口上卻是鄭重地分析道:“敢問大哥,契丹兵馬,與我中原雄兵相較,孰強孰弱?”
“自然是咱們中原兵馬更強橫一些的,只是……”
趙光美接話道:“只是我中原王朝與契丹之戰,往往都是先勝而後敗,雖是小勝不斷,但卻始終難有大勝,大哥以為我說得可對。”
趙匡胤深以為然地點頭,道:“正是此理,說真的,南方諸國,在我眼裡不過都是土雞瓦狗,平之易也,唯有契丹,其國力之盛,已遠非匈奴鮮卑之流能比,實乃我大宋心腹之患,生死大敵啊。”
趙光美笑著道:“我大宋的優勢,在於兵精將勇,兵卒皆是職業士兵,日夜操練,一旦征戰,同等數量的戰爭,我們萬萬沒有輸的道理,哪怕是以一敵二,以一敵三,甚至是以一當十,契丹鼠輩,實是不足以與咱們媲美,然而……真要是大決戰,一旦雙方投入的兵力在十萬以上,咱們就不行了。”
說著,趙光美自己也嘆了口氣。
事實上如果對宋遼戰爭深入研究就會發現,即便是趙大之後,二哥也好,大侄兒也罷,其實宋軍對遼作戰都是贏多輸少的,遼軍在小規模的作戰中,根本就贏不了宋軍!
當然,遼國少部分的精銳除外。
然而宋軍有個很大的缺點,就是如果宋軍只有一萬人的時候,能打出遼軍十萬人的效果。
但若是宋軍有二十萬,那……打出來的效果還是十萬。
說白了,北宋都是職業士兵,職業士兵和遼國那種臨時徵募的徵兵相比,在戰場上的優勢真不是一點兩點,幾乎就是在欺負人。
但是,也正因為是職業士兵,所以禁軍之中山頭林立,往大了說,禁軍與節度使之邊軍有別,禁軍中侍衛司和殿前司有別,往細了說,禁軍中至少要分出來了三十幾個師!每個師,都有各自的利益和算盤。
這些軍隊單拿出去一支,能打得遼軍落花流水,但要是一口氣全拿出去,那就完犢子了。
因為大兵團作戰不同於小兵團作戰,每一個作戰部之間必須有精確的配合,才能打贏一場大戰,但是往往宋軍在對戰遼軍大規模作戰的時候總會有那麼一兩支軍隊掉鏈子,配合不好,然後一子潰,滿盤輸。
遼軍對付宋軍,甚至是此前對付周軍、漢軍,其實就一招:誘敵深入,聚而殲之。
我打不贏伱,我就跑,我跑,你們就得追,追著追著,就一定會有某一隻軍隊跑得太快,輕敵冒進,或是某一隻軍隊跑得特別慢,落後掉隊的情況。
然後我就集中兵力把這支落單的先吃掉。
這都不是宋軍的弱點,事實上柴榮那會兒也是這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