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斬神聖 (九)(第2/3 頁)
,不能用來當武器!
用來改善秦人勞作環境,用來作為工具提高生產力可以,但用來殺人,實在不妥。
於是幾個人內部產生了一點小小的分歧。
那位提議要用炸藥做武器的墨者在徒手單挑六個人失敗被揍了一頓之後,也只能暫時同意秦喜等人的想法。
但他在隨後,拿著還是半成品,沒有探尋清楚最佳配比的簡易版炸藥,去見了秦王陛下。
秦王政得知了這一切之後,沒有當即給出批示。
因為簡易版本的炸藥實在太過簡易了。
靠譜的引信都沒有。
用來做武器,它是極其失敗的。
可以預見的未來當中,它都不會是太合格的武器。
綜合了操作、技術、適應程度等條件之後,秦王政同意了墨者的意見,播出款項,專門供墨者研究炸藥的武器化的可能性。
但同時,秦王陛下很明確的拒絕了墨者的建議,不把炸藥立刻引入作戰武器的行列當中。
秦喜等幾個人知道了這名墨者的舉動,紛紛譴責,但這名墨者到底還是太過倔強,無論如何勸慰,他都硬著頭皮想要把炸藥變成一種可以幫助秦人在戰場上更便捷地進行戰鬥,並且是可以確實地降低秦人在戰場上的死亡率的那種。
這種構想令人發笑。
誰都知道,戰場上真正能夠有效的降低兵士死亡率的東西唯有甲冑。
但甲冑實在難制,並且成本太高。
墨者吃了嘲笑,也清楚自己的想法多少有些不切實際,但他還是想要堅持下去試一試。
新的東西,就應該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王十二年,豐年。
十三年初,秦王發出詔令,使秦人起來修建水渠和橋樑。
同年開始舉辦關於糧食生產和各地縣內對生產生活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施加獎勵並且給予表彰。
不過這種更類似於名譽上的榮耀,給出的實際物質獎勵並不重。
即便如此,秦人對待這樣的政令性的選拔,也有著十分的熱切。
年底,由著季霄這一批人來秦國時候離開的那批人才的宣傳,又是一大批人才進入秦國。
同時,秦國自己在“恤孤院”培養的又一批二百餘人的人才經過考核,進入各地,成為官吏。
這年是豐年,秦國糧食增產不少,即便是最窮困的,剛剛從山裡面出來的人,也都在嚴寒的冬日裡吃上了飽飯,只是這一冬的飽飯吃下來,尋常庶人吃用的大多是國家的補貼。
但這種補貼是存在限額的,吃過了,就沒了。
因此他們需要儘快適應秦國的農耕生產方式。
這裡面出了很多問題,最重要的當然就是錢糧分配和生產時候的工作分配問題。
秦人殺死了部落裡原本的統治者,取而代之的那些秦人,以來缺乏治理能力,二來對於這些剛剛從山裡面走出來的人,也缺乏必要的統籌能力。
儘管有著飽飯吃,很少再有人願意回到山裡,但轄區內的地畝實在並不肥沃。
這些山民該如何安家落戶,該如何為自己謀取生存必要的物資,還是個大問題。
山民們遲遲得不到規劃與踏實的自己勞作獲取到生存物資的可能性,心下著急,與原本存在的一些秦人發生了鬥毆。
規模不大,千人級別的群架,雖然沒有動刀兵,但到底是死了四個人。
這事情是十三年最嚴重的問題。
地方上有心隱瞞,但被調派到當地的恤孤院出身的官吏上報。
秦王在處理上,雖說感到有些棘手,卻還是堅持了把這些山民當成是一般秦人看待的策略,不對他們刻意優待,也絕對不為了鞏固既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