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第1/2 頁)
1個騎兵旅,裝備了若干架支援飛機。1941年發生反英暴動時,陸軍有4.1萬人,飛機120架,而這些飛機大部分在暴動中遭到了破壞。1948年1月,英國和伊拉克締結了條約。條約規定英國繼續使用伊拉克空軍基地,其代價是英國向伊拉克提供裝甲車輛、高射炮、飛機和87.6毫米加榴炮等武器裝備。
1948年5月,伊拉克陸軍達到2.1萬人,飛機100架。但軍隊士氣低落,而且一年制的兵役期限使士兵難以掌握複雜的武器。伊拉克領導層把軍隊看成是維持權力的手段。
埃及在形式上於1922年2月28日從英國統治下獨立出來,但在
1947年英軍從蘇伊士運河地區撤離之前,一直是處於英國保護之下的地位。
1936年英國、埃及簽署條約,解除了對埃及陸軍的一切限制。埃及軍隊苦於缺乏財政力量和合格的兵員,新兵中有80%的人不合格,徵兵是有其名而無其實。陸軍採用英國的編制和裝備,從1936年起至
1947年止一直接受英軍顧問團的指導。英國根據兩國之間的條約,承擔向埃及提供武器彈藥的義務。英國從1945年5月至1947年6月期間向埃及提供了飛機40架、偵察車36輛、運輸車298輛以及大量的輕武器彈藥。在此之前,1939年埃及陸軍約有2.2萬人,裝備飛機30架,雖然制定了發展到1,000架空軍支援飛機和10萬人軍隊的計劃,但到
1943年這項計劃被削掉了一半。
在開戰前阿拉伯各國宣佈的兵力數字很大。按這個數字,它是佔有絕對優勢的,但隨著戰爭的進展,其虛誇性逐漸為人們所識破。
第二章 巴勒斯坦戰爭(第一次中東戰爭)
1948年至1949年的巴勒斯坦戰爭,對以色列來說是獨立戰爭,對阿拉伯國家來說則是以消滅以色列國家為目的的戰爭。
巴勒斯坦戰爭,在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大會透過巴勒斯坦分治決議案時實質上已經揭開序幕。它歷時450天,至1949年2月24日埃及和以色列達成停戰協議時結束前後可分成以下七個階段。
第一階段:地下鬥爭時期(1947年11月29日--1948年5月14日)
第二階段:阿拉伯國家軍隊的進攻(1948年5月14日--6月11日)
第三階段:第一次停火(6月11日--7月9日)
第四階段;以色列軍隊的第一次進攻(7月9日--7月18日)
第五階段:第二次停火(7月18日--10月15日)
第六階段:以色列軍隊的第二次進攻(10月15日--10月29日)
第七階段:後期的進攻和停戰(1948年10月29日--1949年2月24日)
在巴勒斯坦戰爭中,以色列主動積極地進行戰鬥,靈活地運用了停火的機會。在戰爭期間他們努力增加移民,奠定了國防軍的基礎,擴大了領土,進行了建國的事業。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發表獨立宣言以後,以色列軍隊所取得的戰果在很大程度上是有賴於地下鬥爭時期所經受的鍛鍊。
第一節 地下鬥爭時期(1947年11月29日一1948年5月14日)
一、阿拉伯人對分治決議的反抗
巴勒斯坦戰爭雖然是1948年5月15日以色列宣佈獨立之日正式開始的,但在此之前的英國委任統治下就已經有過六個月的地下鬥爭時期。地下鬥爭始於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透過巴勒斯坦分治決議那一天。耶路撒冷伊斯蘭教徒[松鼠妖註:應為教長,即當地宗教領袖]候賽尼反對這項決議,他命令全體阿拉伯人於翌日即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