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沉魚落雁趙元奴(第1/2 頁)
“春風”確實是一個好詞。 “春風得意馬蹄疾”、“春風又綠江南岸”都是孩童朗朗上口的詩句。 春風樓幾乎就在臨安的城中心,門前是御街,東邊是鴨鵝橋,西邊是延定坊。 歷朝歷代的皇城無一例外都是坐北朝南,皇宮在北,民居在南,長安、汴梁和後來的北京都是如此。 但臨安卻是個特例,它的皇宮在南面,坐南朝北,是典型的“南宮北市”。 金兀朮打下建康的時候,臨安還不能算是南宋的國都,南面的皇宮只能算是行宮。 為了表示不忘北方故都,趙構始終只將臨安稱為“行在”,意思是此地只是天子駐蹕的臨時駐地。 皇宮的南面是鳳凰山,西面是西湖,宮殿獨佔鳳凰山,整座城市街區都在北面。 御街從宮殿北門和寧門延伸出來,貫穿了整個臨安城。 張哲翰走在御街上的時候在想,臨安古城在138年後元軍攻入杭州時已毀於戰火,這副本的設計者是從哪裡找來的圖紙呢? 或許整個地球人類的發展程序都在幻界存有影像檔案?否則怎麼解釋寒山寺那塊詩碑? - 春風樓很有名,是臨安最大的官酒樓。 每天晚上,樓外酒旗呼啦啦飄動,香車寶馬不絕,樓內絲竹琴瑟,燈燭輝煌。 這裡有臨安最有名的廚子,也有臨安最漂亮的歌舞伎。 春風樓的歌舞伎分三等,一等梳一個高發髻,披猩紅大氅;二等戴五色彩冠,穿花裙;三等戴單色冠,上衫下褲。 張哲翰看到的汴梁第一美女趙元奴,就梳著一個很高的髮髻,披著猩紅大氅。 四十多歲的趙元奴,看上去也就三十來歲,依舊沉魚落雁,閉月羞花。 儘管張哲翰有心理準備,還是被她的容貌驚到了。 哈迷蚩的意思是,不到萬不得已不要找趙元奴,但張哲翰卻很想先見一見這位傳說中的第一美人。 而且,現在他迫切需要了解臨安是什麼狀況,趙元奴無疑是最佳人選。 對了切口之後,趙元奴把張哲翰和橘千雪帶到了三樓的一間隱秘的包間。 張哲翰直接亮出了金兀朮給他的令牌,他知道這東西最管用。 趙元奴一見令牌,頓時花容失色,盈盈跪倒,戰戰兢兢。 她上一次見到這個級別的令牌,還是在完顏宗翰擊破汴梁之前。 “你就是趙元奴?”張哲翰故作威嚴。 “奴家正是趙元奴,不知公子蒞臨,有何吩咐?”趙元奴不敢抬頭。 “我聽說趙構的皇宮起了兵變?” “正是。苗傅和劉正彥發動了兵變,逼迫趙構退位,將皇位讓給他兩歲的兒子趙旉。” 趙旉才兩歲?這麼小的娃怎麼執政?問題一定在他母親身上。 “趙旉的母親是誰?” “潘賢妃,直翰林醫局官潘永壽之女。” “我懷疑兵變的幕後主使是這個潘賢妃。”張哲翰有意試探道。 “公子目光如炬。據海東青的情報,潘賢妃和苗傅有染。”趙元奴趁機拍馬。 “我聽說宰相張浚已派梁紅玉去搬救兵了?” “正是,奴家已派人截殺。” 果然是她乾的,要不是我英明,梁紅玉恐怕到不了秀州。 “你找個熟悉臨安的海東青跟著我,最好是女的。再準備十名好手,隨時聽我調遣。” 張哲翰腦子裡的畫風是,英俊瀟灑的陸文龍帶著兩個漂亮的丫鬟,走在西湖邊。很拉風的樣子。 “不知公子有什麼計劃?”趙元奴小心翼翼問道。 張哲翰威嚴地盯著美人:“這是你該問的嗎?” “不敢,奴家只是關心。”趙元奴趕緊伏下身。 - 趙元奴派的女海東青很搭,像極了個漂亮丫鬟。 張哲翰按預想的畫風,換上了宋朝公子哥的長袍,讓橘千雪也和女海東青一樣換上丫鬟的裝束。 在第一美女陪著吃了一頓臨安最有名的菜之後,搖著摺扇,帶著丫鬟,上了御街。 宰相張浚的相府不像個相府,倒像是一個普通的大戶人家。 紅漆大門,兩座石獅子,沒有相府的威嚴,也沒有相府的大氣。想想也是,皇帝都住在“行在”,宰相住民宅在情理之中。 離門20米設定了木柵欄,門口有一隊士兵在警戒。 張哲翰把梁紅玉給的吊墜交給了門口計程車兵,士兵進去了一會就跑出來,把張哲翰領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