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第3/4 頁)
直接到乾清宮請命,皇帝演技上佳,眼淚說來就來,“朕,愧對先帝……”
蘇太醫在旁服侍,他是負責診治徐太后的,彷彿在說什麼難言之隱,“……端賢太后身子好的很,好的很。”她有什麼病,要有也是心病。
皇帝哭夠了,蘇太醫才吞吞吐吐說了實話,“太后,怨望先帝。怪先帝不該給孝敏元皇后封號,不該跟孝敏元皇后合葬。如此,聖上又能有何良策?”你們別說皇帝不孝順了,他能怎麼著。要孝順徐太后,縱容徐攬行兇殺人可以,可孝敏元皇后的封號改不掉罷。
徐太后比這世上所有活著的人都高貴,可到了“先帝”面前,只是皇后而已。閣臣們都對皇帝很同情,爹去世了,嫡母是這個樣子,聖上也難啊。
十皇子怒衝衝闖了來,“我和安寧去慈寧宮請安,徐太后不見我們。我倆在帷幕外磕頭,她在帷幕中口口聲聲抱怨先帝誤她。我年紀小不懂事,陛下教教我,先帝怎麼誤她了?”對自己從不親近的嫡母誹謗親爹,大概誰聽了都會惱怒。
皇帝嘆了一聲,“諸卿退下罷。”閣臣們巴不得這一聲,頓首辭出。自此以後,皇帝再也沒見著過“善事端賢太后”的奏章。
徐攬殺人的事清楚明白,賴也賴不掉。朝中無人支援,孃家人實在不爭氣,徐太后不能眼睜睜看著唯一的侄子去死,只好認命的落髮為尼——她出了家,皇帝就能放魏國公府一馬,徐攬就能活命。
“母親,徐氏進了庵堂。”夜深人靜時,皇帝獨自一人流淚,“她也有今日,您高不高興?”當年她被隆重迎入宮中為後,您是多麼的淒涼。如今,她也一樣了。
入冬之後,皇帝先是為安寧公主擇了京郊一位品行端正、相貌清秀計程車子為婿,繼而召來安瓚,為十皇子求婚,“安卿,小十心儀令孫女已久,成全他罷。”
安瓚委婉推卻,“小旭兒的性子,跟她姑母一模一樣,都是眼裡不揉沙子的。陛下,小旭兒不賢惠。”一個藩王要有多少側妃、妾室,小旭兒可受不了這個。
皇帝微笑,“不賢惠也好。不瞞安卿說,藩王子女眾多,實是朝廷的負擔。”小十肯定是親王,將來除長子繼承親王之位,剩餘的兒子都是郡王。如果小十也跟那幫藩王學,娶一堆女人,生一堆孩子,戶部尚書又要多幾根白頭髮——宗室,養不起啊。
安瓚恭維道:“陛下聖明!請問陛下,淑太妃作何想?”你說不管了,十皇子的親孃呢?皇帝答非所問,“淑太妃在宮中榮養。”管她怎麼想呢,反正小十就了藩,她跟不過去。
安瓚答應了。十皇子跟著他學習了幾年,相知頗深。十皇子不算聰明敏捷,性子卻厚道,雖常常跟小旭兒吵架,最後卻一定是十皇子認輸求和。“只盼又是一個無忌。”安瓚滿懷希望,“如此,小旭兒無憂了。”
這結果絲毫不出皇帝的意料。安解語拒絕過先帝,丫丫拒絕過小九,先帝都寬容大度的允了。到了小十,哪怕是為了安慰地底下的先帝,安瓚也會答應的。更何況小十是個好孩子,並無驕奢習氣。
事情說定,安瓚辭別皇帝出了宮。十皇子等在宮門口,長揖見禮,吭吃了半天,不叫“老師”了,稱呼“祖父”。安瓚溫和交代,“往後你和小旭兒要互諒互讓,互敬互愛。”十皇子紅著臉,“我是男人,我讓著她。”安瓚笑了笑,上車離去。
安瓚沒回當陽道,驅車到了南寧侯府。見了面,跟解語說了,解語點頭,“十皇子人品不壞,和小旭兒的情份也不壞。”兩人時不時的吵一架,吵完沒一會兒就好了。
南寧侯府哪有沈邁和傅深不知道的事,沒一會兒,兩人都跑來發表高見。沈邁樂呵呵,“藩王富貴,往後小旭兒闊了。”傅深很憂慮,“藩王好色,往後小旭兒有的麻煩。”
解語看看有十幾個庶子的親爹,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